-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调制度》商品归类与中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管理
《协调制度》商品归类与中国海关对
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管理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张亦鸣
一、国际贸易商品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商品目录的产生
国际贸易商品目录最早是因为国家对进出本国的商品征收税金,需要对商品进行分类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除了税收的需要,人们为了了解进出口贸易情况,也需要借助于商品目录来进行统计。最早的商品目录是极为简单的,仅是将商品名称按笔划多少或字母顺序排列成表。后来人们渐渐地认识到,商品目录必须有系统、科学的分类,有国际通用性,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191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商业统计第二届国际会议提出了使用统一统计目录的建议。这个目录于1931年底制订,将商品分为五类,共186个项目。当时有几十个国家把它作为本国统计和税则的目录。1927年在国际联盟主持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制订一个共同海关税则目录。这个目录于1937年最后定稿,并命名为《日内瓦目录》(Geneva Nomenclature)。它共有21类、86章、991个税目。这个目录由于种种原因,只为少数几个国家采用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恢复经济和发展贸易,成立了欧洲海关同盟研究小组,在《日内瓦目录》的基础上草拟了《布鲁塞尔税则目录》(Brussels Tariff Nomenclature,简称“BTN”)。这个目录于1959年11月正式实施。它共有21类、99章、1011个税目。1972年,该目录改名为《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Nomenclature,简称“CCCN”)。截止1987年,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它为基础制订本国海关税则。我国海关税则于1985年3月也采用了《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在欧洲海关同盟研究小组研究制定《布鲁塞尔税则目录》的同时,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S” ),供各国政府进行对外贸易统计之用。它共有10类、63章、233组和3041个基本目。尽管《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用途不一,但所涉及的均为国际贸易的商品名称及分类,因此,早在50年代初期,人们就已着手研究两个目录的商品名称及编号对应关系。在六、七十年代,经过海关合作理事会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两个目录经过修订,使各自的项目和编号范围能相互一一对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来高效处理对外贸易方面的信息,没有统一协调的商品名称及编码是难以做到的。于是,70年代初,人们又再进一步研究一个更高层次,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的商品目录,它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以下简称为《协调制度》)的商品目录。
(二)《协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60年代末,尽管在海关税则和国际贸易统计上有两个商品名称及编码可相互对应的目录,但人们仍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向需要有一个能同时满足关税、统计和国际贸易其他方面要求的商品目录。
1970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鉴于世界商品分类目录分歧繁杂,遂向海关合作理事会建议成立一个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建立一套既可满足海关税则和统计需要,又可包容运输及制造业等要求的国际商品分类制度的可行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研究小组于1973年5月正式向海关合作理事会提出了以下五点意见:
1.编制《协调制度》(HS)是符合国际贸易长远利益的;
2.《协调制度》应以《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为基础进行编制;
3.《协调制度》应采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框架结构;
4.编制《协调制度》时应广泛参考现行的其他各种商品分类目录和分类体系;
5.建议由海关合作理事会负责主持《协调制度》的编制工作,并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管理编制工作及《协调制度》制订后的实施贯彻。
海关合作理事会接受了研究小组的意见,成立了协调制度临时委员会,负责《协调制度》实施前的各项工作。除了原使用《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的一些主要国家(包括中国)以外,美国和加拿大也参加了编制工作。另外,“《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统计局”,“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商会”、“国际航运协会”、“国际船运商会”等国际组织也参加了编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国家共有60个,国际组织20多个。在编制《协调制度》工作中,中国海关多次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提出符合我国利益的意见,得到了临时委员会的重视。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协调制度》终于在1983年5月定稿。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第61/62届会议通过了《协调制度公约》及其附件《协调制度》。
《协调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n en in un》教学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ppt
- 〈微观经济学〉笔记.doc
-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doc
- 《C++程序设计报告》.doc
-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案.doc
- 《XXXX船舶检验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doc
- 《MBA财务管理》三、筹资与资本结构.ppt
- 《Taltaltaltal Talkshow》游戏策划案.doc
- 《i u v》教学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ppt
-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卫星社区大市场为例.pdf
- 上海直播粳稻一次性侧深施肥专用肥开发及应用.pdf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苹果叶病害识别方法研究.pdf
-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分析--以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为例.pdf
- 基于脑电与眼动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pdf
- 数字技术在高师多声部视唱训练中的应用研究.pdf
- 基于铜、镍催化剂对莫西沙星中间体催化加氢性能研究.pdf
- 埇桥地区2021-2023年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pdf
- 稀土金属改性MOFs_TiO2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CO2还原性能.pdf
- 基于问题链的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