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77.140.50
H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XXXX
代替GB 8601-1988
轨道交通车辆用辗钢整体车轮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实施
目 次
前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车轮分级 2
4 车轮型式尺寸及公差 2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
5.1 车轮钢牌号和化学成分 6
5.1.1 要求 6
5.1.2 试验方法 6
5.2 车轮制造 6
5.3 力学性能 6
5.3.1 拉伸性能 6
5.3.2 冲击性能 7
5.3.3 轮辋断面硬度 9
5.3.4 疲劳性能 10
5.3.5 轮辋韧性 10
5.3.6 轮辋表面硬度 10
5.4 热处理均匀性 11
5.4.1 应达数值 11
5.4.2 测试点位置 11
5.4.3 试验方法 11
5.5 显微组织、晶粒度及非金属夹杂物 11
5.5.1 要求 11
5.5.2 取样位置 12
5.5.3 试验方法 12
5.6 低倍组织 12
5.6.1 要求 13
5.6.2 试验位置 13
5.6.3 试验方法 13
5.7 内部完好性 13
5.7.1 一般要求 13
5.7.2 验收标准 13
5.7.3 检测方法 14
5.8 残余应力 14
5.8.1 要求 14
5.8.2 试样 14
5.8.3 试验方法 14
5.9 表面完好性 15
5.9.1 一般要求 15
5.9.2 验收标准 15
5.9.3 缺陷的去除 15
5.9.4 探伤方法 15
5.9.5 剩磁 15
5.10 喷丸强化 15
5.10.1 基本要求 15
5.10.2 检验 15
5.10.3 钢丸及便携式喷丸机 16
5.11 残余静不平衡 16
5.12 表面状态和表面质量 16
5.12.1 要求 16
5.12.2 测量方法 17
6 .检验规则 17
6.1 组批及检验要求 17
6.2 复验与判定规则 18
6.3 型式试验条件 19
7 标志 19
8 交货 20
8.1 订货要求 20
8.2 交货状态 20
8.3 包装防护 21
9 质量证明书 21
10 贮存 2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车轮钢钢液氢含量检测 2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疲劳性能 2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应变片法确定踏面下深处周向残余应力的变化(破坏性试验法) 26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超声波法确定轮辋残余应力(非破坏性方法) 31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不平衡的清除方法 32
图1 车轮型式示意及外形尺寸符号 3
图2 拉伸试样位置 7
图3 冲击试验取样位置 8
图4 轮辋径向截面硬度读数位置 9
图5 轮辋韧性试样 10
图6 轮辋表面硬度试验区域 11
图7 显微组织、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取样位置示意图 12
图8 周向应力值变化区域 14
图9 标记图 20
表1 车轮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4
表2 车轮钢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6
表3 钢液中氢含量分析值(wt%) 6
表4 车轮拉伸性能 7
表5 冲击性能 8
表6 轮辋处硬度值 9
表7 轮辋表面硬度值 11
表8 非金属夹杂物级别 12
表9 标准缺陷直径(mm) 13
表10 在交货或待组装,精加工车轮的最大静不平衡 16
表11 交货状态车轮的表面粗糙度(Ra) 17
表12 检验要求 17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8061-1988《铁路用辗钢整体车轮》,并更名为《辗钢整体车轮。
本次修订主要参照EN 13262:2008《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
本标准与GB806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按轴重和速度划分的1级、2级、3级车轮级别,有些技术指标是按级别分级规定的,取消了A、B级车轮的分级规定;
——内容结构有所变动。试验方法不再单独作为一章,而是把试验方法并入要素中;
——取消了车轮尺寸规格的强制规定;
——车轮钢牌号增加了CL50、CL55、CL65、CL70四个车轮牌号,取消了CL45MnSiV车轮牌号——增加了车轮的辐板拉伸性能、-20℃轮辋冲击韧性、轮辋表面硬度、热处理均匀性要求,取消了-60℃辐板韧性、落锤试验;
——增加了车轮型式试验要求;
——取消了附录B、附录C规定,用TB3031、GB/T10561分别替代;
——取消了附录D规定,;——取消了附录规定,;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车轮钢钢液氢含量检测”;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疲劳性能”;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应变片法确定踏面下深处周向残余应力的变化(破坏性试验法)”;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超声波法确定轮辋残余应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