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失”的企业家
他们曾是中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最醒目的人群之一,如今这些弄潮者中的大多数已归于沉寂。我们将他们称之为“消失的企业家”。这里所定义的“消失”,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除了极个别早逝者和终老者。“消失”所指的是他们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外力或是自身的致命缺陷,而过早离开了主流商业舞台。30年来,这样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本文只选取了其中的典型代表。试问,在一个飞速转型的商业社会,能够超越历史语境,始终挺立潮头的企业家能有几人?
1978年以来中国短暂的商业史中,那些盛极一时如今已不被更新一代所知的企业家不可胜数。事情往往是这样,不独商界,由失败者主演的戏剧总是更为惊心炫目。与那些至今仍保持成功战绩的企业家们相比,失败者们在所停滞之处构成了历史的坐标,我们欲探求历史的完整性必须从他们身旁经过,必须在很多时候以他们为镜或为标的去反观、审度更多人更多事更多现象。他们所上演的并非都是悲剧,还有闹剧,还有纠结挣扎的悬疑剧。历史从来都是在不断重复中滚滚向前的,当初在远离现代商业文明的蛮荒之地开创企业的人们所犯的粗陋的错误、遭遇的铜墙铁壁,并没有与他们败落的事业一起埋葬。而是,周而复始地一方唱罢一方登场。
贪欲,野心,无知,膨胀,官商勾结,体制障碍……是几代企业家中表演折戟沉沙者的联合导演。
模式超前的失败
当市场因越来越多的企业而日趋饱和,残酷的竞争也让企业家们被迫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向现实着陆,而这一过程中,失败也在悄悄来临。对广告、价格战的迷恋导致诸如秦池酒业、爱多VCD等企业迅速把自己打垮,它们曾经铺天盖地的庞大身躯如膨胀过度的气球般不堪一击。此后,中国企业家们开始更多地谈论战略、管理、基业长青,当初的野心还在,手段渐渐变得高明。但是到了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发,人们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进化程度表示出极大的担忧。
当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唐万新的产融结合战略时,他已经在监狱里服刑,捉襟见肘的资金无法支持他的梦想。牟其中曾在另一所监狱中对《中国企业家》评论说:在中国金融改革到位以前,绝不能与中国金融界及资本市场来往。唐万新、顾雏军等人过早掀起的产业整合浪潮影响深远,他们的见识与其遭遇的瓶颈碰撞激烈,从而使整个场景看起来悲惨壮烈,而他们在商业伦理上的缺陷亦被遮盖。
唐万新他曾是资本市场最显赫的大佬,其创始的德隆系由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2003年唐氏兄弟位列富豪榜第25位。最终,唐万新因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2004年底被警方逮捕。
顾雏军格林柯尔系的创始人,旗下控制海信科龙等5家上市公司,善玩各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2005年1月登上了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2005年9月顾雏军正式被捕,2008年因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等罪一审获判有期徒刑12年,执行10年。2009年4月,终审法院宣判,维持原判。
他是此类人物在地产界的代表。这个同样进过监狱然后在天津默默做了10年地产的人第一个提出地产全国化,也第一个被宏观调控拧紧的资金链勒住了脖子。当年,他的顺驰集团要超过万科引发众多争论,现在,全国扩张的地产商已遍地皆是。孙宏斌们的失败也可以归因于欲望远离现实的强大反作用力,但用商业模式的超前解释更接近于真相。
欲望膨胀的失败
由厂长到企业家的转变,大概是从步鑫生、马胜利开始的。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的以这些“改革者”为主角的热情四溢的“报告文学”,人们可能会惊异于在20世纪80年代做一个企业家竟如此容易,不过是以身作则、赏信罚必、奖金激励、强调质量。从大锅饭改为承包当然是艰难的,而“一包就灵”则充分证明了一个荒芜多年的市场要恢复起来是多么迅速。
那时候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改革者们凭着对市场本能的敏感(以及足够的胆量)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步鑫生、马胜利们成了时代精神的代表、点石成金的圣手,不但商界迫切需要他们的指点,政界甚至艺术界都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智慧。就像他们的成就是来自于那个初经开拓的草莽世界一样,他们自己也被那些热情却无知的市场初民们毁了。步鑫生从衬衫进军自己并不熟悉的西服,马胜利从石家庄纸厂走向全国,将100家亏损纸厂组建成“马胜利纸业集团”。很快,改革者无所不能的泡沫破灭了,他们发现观众们在变得聪明起来的同时也变得冷酷无情。
比他们走得更远的是禹作敏,当年的大邱庄“庄主”。在把自己的贫困村庄变为一座工业城市的同时,禹作敏也成了一个不可一世的“皇帝”。“家天下”是包括禹在内的很多企业家的梦想,只是他走到了极端。
把牟其中与当年的改革者们归为一类有些勉强,尽管他们所处的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