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成也资本,败也资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荣智健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荣氏祖上有遗训:固若金汤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但中信泰富巨亏东窗事发后,一位与荣家两代走得都很近的高干子弟告诉记者:“他(荣智健)其实酷爱投机,只是一直没有出什么大事,所以公众毫不知情。”      打造一个百年家族传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要将这根基毁于一旦,则只需一个足够严重的错误决策。   2009年4月8日下午6时20分,甫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的荣智健从香港中信大厦黯然离去,67岁老人强作平静的外表无法掩饰内心的百味杂陈。   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离场。   中信泰富巨亏丑闻的引爆,使荣智健十数年来苦心营造的睿智企业家形象一朝坍塌。显然,无论他与长子荣明杰最终是否能在香港警方的调查中安然脱身,中信泰富的荣氏时代都注定结束了。      巨亏漩涡      将意气风发的荣氏两代同时卷入巨亏漩涡的,是一份被市场人士斥为极不合理的外汇杠杆交易合约。   2007年,中信泰富与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在内的13家银行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澳元大跌,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此产生了147亿港元亏损,   一时间,外界对荣智健的失望和质疑排山倒海而至。   曾连续6年雄踞胡润百富榜首富席位的荣智健,一度被外界视为既善审时度势,又勇于拼搏进取的商界奇才。他1978年只身南下香港打拼出千万身家;加人中信香港后,亲自运作收购国泰航空、香港电讯、恒昌行等项目,使中信香港在短短几年内增值数十倍,并成功借壳泰富成为上市集团。中信香港收购国泰航空及恒昌行的资本运作,更一度被投资界奉为经典案例。   亦正因如此,中信泰富这次涉险外汇杠杆交易显得更为不可思议。   据中信泰富称,进行外汇杠杆交易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其西澳洲铁矿投资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但香港分析师马上驳斥:澳洲铁矿项目涉及金额仅为16亿澳元,引致巨亏的外汇衍生投资却高达90亿澳元,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这实际是做空美元、做多澳元的炒汇行为。   而且,中信泰富签订的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也就是说,即使澳元汇率持续走高,可以赚取的差价也不过是5000万美元,但一旦汇率走低,亏损可以是无限大。   这明显是一份风险极不对称的不平等合约,无怪乎事发后有人怀疑:荣智健作为一位投资经验丰富的实战派企业家,何以突然涉此大险,内里是否另有别情?      红顶传人      香港多诞生华人企业家传奇,生于红色家族的荣智健是其中之一。他的伯祖父荣宗敬、祖父荣德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奠基人,父亲是前任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荣智健一直相信自己遗传了祖父及乃父的经商天分。“文革”后,他只身闯荡香江,利用荣家在香港硕果仅存的一些资产,与堂弟荣智金、荣智谦合资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他前后在爱卡投资了100多万港元,最后出售公司时却获得了720万美元的回报。1982年,他又用从爱卡赚的钱在美国创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最终获得40倍回报。短短数年就积累了数千万港元身家。      虽然第一桶金的发掘始于电子产品生产,但这种资产一见增值就脱手套现的风格,反映了荣智健内心其实早就不安于实业。   显赫的家世对荣智健来说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善于抓住家族背景带给他的一切机会:1986年,已在香港打拼出一定名气的他适时加入父亲荣毅仁掌舵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北京、香港,他与王震之子王军,叶剑英侄子叶选基等众多掌握关系和实权的高干子弟都过从甚密……   是以中信集团的众多子公司里,唯中信香港(如今的中信泰富)的开拓扩张总是能得到集团甚至国务院的破格支持,而每当其遭逢危机,母公司也必然毫无悬念地伸出援手。   但另一方面,他总是在努力扭转外界对自己“倚仗父荫”的观感。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我是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   故而甫进入中信香港,他的风格就来了一次彻底的转型。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领航下的中信香港只重资本运作而轻实业,如同猛禽般在资本市场左冲右突,短短数年来就完成了多个重大收购。这背后既有利益驱动,也是其急于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表现。      但尽管如此,在香港工商界始终不曾把荣智健与李嘉诚等白手兴家的富豪归为一类。风光的时候,他也许不曾想到有政商界人士是如此评论他素日的低调作风的:“他(荣智健)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太子爷,依靠父荫积累财富,当然不像我们这些白手兴家的人一样,可以坦然面对媒体的刨根究底。”      务实者还是冒险家?      确然,这些年来荣智健面对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