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讨论
Ⅸ结构理论与工程实践——中华钢结构论坛精华集”_则okok·胁溺关于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讨论1.问题的提出貉朋AMM日l謦某工程位于深圳市,七度抗震,33层住宅,香港做的方案,要求在六层转 换,且梁式转换行不通。厚板跨度8.5m,板厚初步定为2.2m。请教:关于厚板转换要注意 的问题。2.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讨论细擒y,胁l璃厚板转换层设置这么高,很是危险,在7度抗震以上估计要开专家论证会才能 通过的,我觉得做箱型转换层也是个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剪切刚度 比以及等效刚度比,使得下部落地剪力墙面积不能太小。至于计算问题,整体计算时厚板转 换层可以代换为交叉梁系参加计算。同时厚板需要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建研院有个厚板转换层计算程序TBPL,不过最好还是用ANSYS或者SAFE等程序进行有限元分析。如果有 条件的话,建议对结构进行整体弹塑性时程分析。下面列出几个工程实例,供参考。 (1)广州天秀大厦,三塔楼,29层,34层,32层,厚板转换层位于4层。 (2)福州花开富贵大厦,30层,厚板转换层位于6层。 (3)深圳佳宁娜友谊广场,38层,厚板转换层位于7层。》M咖l厚板转换受力极不利,况且是高位转换,通过审查要费一番周折。赵西安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厚板转换论述比较详细,但不是很具体,谈谈我个人的认识:(1)板厚度:赵西安说是取跨度的1/3~1/4,这应该比较合适,相信也是绝大多数板厚的取值,此时强柱弱梁已无从谈起,重要的是保证转换层的刚度、以使转换顺利实现。 (2)板的配筋:为避免冲切剪切破坏,板中应设暗梁;为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和提高板的韧性,建议板中间增设一层钢筋网。 (3)转换层以下墙体:提高混凝土标号,加大截面,均匀布置,务必满足刚度比要求;筒体落下极为有利;周边剪力墙应加强,尽可能提高抗扭刚度;墙体周边约束构件加大;如是高烈度区,增设型钢翼缘也不为过,甚至可考虑在主要抗震墙设型钢暗桁架;墙柱纵筋均 应伸至转换层顶。(4)柱的设计:尽管按规范可不计算竖向地震,但竖向地震作用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 板柱体系抗震性能不好的主因之一,因此建议柱除按一般加强构造之外,应严格控制轴压 比,建议控制值为0.6。(5)上部设计:转换层以上两三层适当加强以抵抗应力集中;其余应适当减小墙厚和板●●324◆◆趱期笙妒彰;女纛舻··第五篇 混凝土结构霉‰厚,减小连梁刚度;以此减小上部质量和地震作用。 (6)标高土o.oo板要加强并加大地下室刚度,使之能作为上部的嵌固面,否则意味着转换高度的进一步加大。 (7)不知地质情况如何,如能采用桩基最好,可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 (8)整体计算可采用三维杆件模型,转换厚板采用有限元分析,7度以上动力时程分析是必要的。}g,ow碱个人认为,还是不要选厚板转换为好。 (1)厚板转换受力复杂,就算用多种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但是限于工程实际,一般只能抽出转换板部分进行分析,转换板上的结构只当作外荷载加上去,这样的分析离实际结构 相差太远。《建筑结构》曾经刊登过一篇厚板转换的文章。该厚板转换是把整个结构输入有 限元程序中进行动力分析,这样的分析在一般工程上是很难做到的。(2)从经济性来说,厚板转换可以说是最不经济的转换形式。我上面提到的文章,板厚 2m,柱距大概8--一10m,上托大概20层。要是采用梁式转换,梁高就算也要2m,但是混凝 土用量就减少了很多,何况这样的情况下,梁高还不用2m。当然,同样情况下,广州还有 比这薄的转换板,如嘉禾苑,板厚1.2m。但是,其中采用了预应力,而且,也是缺乏整体 动力分析的。(3)任何板式转换都可以做成梁式转换,只要把板式转换中上面没有墙、柱等需要转换 的部分掏空,剩下的就是梁了。这样可能带来一些结构布置上的麻烦,出现次梁转换的情 况,但是,这样的受力比板式转换明确得多。用SATWE一类的程序分析就可以有比较准 确的结果。(4)原文说梁式转换行不通,因为没有见到具体的图纸,不好下定论。但是,有一点想 说的是:6层转换,已经是高位转换了,新规范对高位转换要求是很严格的(没有提出具体 要求,只是要求专门审核,因为高位转换不利因素很多,缺乏专门研究)。如果是高位的板 式转换,就算有局部的有限元分析,估计通过评审的机会也是难上加难。梁填悟}厚板转换是不经济的,厚板概念来源于香港地铁顶板,由于路面荷载不确定(大小和位置),只好等强设计为厚板,梁式转换则受力明确。㈣,彬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只有6度及非抗震设计及7、8度的地下室允许厚板转换层。如果是6层转换,只有和抗震办商量了,因为超规范, 应进行动力特性的试验。磐珑关于厚板转换层我曾经做过现场测试,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下是我在一篇即将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问题:(1)对于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组织、党纪)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支部委员与普通党员日常谈心谈话记录.doc VIP
- 《GB/T 18336.3-2024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pdf
-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pdf
- 交通大学三位一体招生部分试题回忆(数学)问卷6.11资料.doc VIP
- 孔雀东南飞挖空练习附答案.docx
- 降低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实施方案.docx
- 京族民族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pptx VIP
-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幼儿园)历年试题(附带答案).pdf VIP
- 西安开放大学2022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平时作业1-4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