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掖_民乐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张掖市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doc

张掖_民乐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张掖市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掖_民乐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张掖市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文章编号: 1004-4116(2007)04-0072-0004 张掖—民乐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张掖市 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魏红军, 李百祥 (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勘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张掖—民乐盆地是受南北两侧右行走滑逆冲断裂控制形成的拉分盆地。在以往石油勘探中已发现在地 下 1 600~1 900m 间有热储层存在, 温度可达 56℃~59℃。通过以往石油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分析, 祁连山北缘 断裂和盆地内 NNW 向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十分有利于热流的聚集与运移,认为张掖市所在的张掖—民乐盆地具备地 热资源形成的储、盖、通、源条件, 属中低温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 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关键词: 张掖—民乐盆地; 地质构造特征; 地热资源开发;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P314 文献标识码: A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 取“断匈奴之 臂, 张中国之掖( 腋) ”而得名, 张掖历史悠久, 西汉设 郡, 为河西四郡之一, 古称”甘州”, 为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张掖市目前已发展成以农业、牧业为主, 兼 有地方工业等行业为一体的正在崛起的新型中心城 市。 随着油气勘探事业和水文地质勘查的进展, 在 张掖市所处的张掖—民乐盆地已进行了重力、电测 深和三维地震勘探,并施工两口石油参数井, 揭示出 张掖—民乐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和盆地传导型地热资 源赋存条件。在能源日趋紧缺的形势下, 趁西部大 开发之际, 开发地热这一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 用于 采暖、洗浴、游泳、养殖等方面, 其社会、经济和环境 效益非常显著。 右行走滑逆冲断裂控制而形成其间的拉分盆地。与 西侧阿尔金 NEE 向左行走滑断裂形成的敦煌 NNE 向拉分盆地呈对称分布之势,属张扭性盆地,有利地 热流运移和富集。 1.1 盆地构造 根据张掖—民乐盆地石油地震勘探成果, 并参 考重力资料, 将盆地分为 3 个一级构造单元(图 1)。 1.1.1 西部隆起 位于榆木山 前覆盖区, 面 积 1 250km2, 基 岩 埋 深 2 500m 左右。中生代地层薄, 推测基岩主要由奥 陶、志留系组成.其次为石炭、二叠系。 1.1.2 东部斜坡带 由永固凸起和大黄山隆起组成, 位于中央坳陷 以东, 覆盖区面积 1 700km2 左右。基岩最大埋藏深 度约 2 500m 左右, 基底由南西向北东抬升, 构成单 斜构造。 1.1.3 中央坳陷 位于西部隆起与东部隆起之间, 面积 2 100km2, 基岩最大埋藏深度 5 500~5 800m 左右。根据基底地 形特征, 又分为 4 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1.1.3.1 张掖凹陷 位于中央坳陷的西北部, 面积约 500km2, 基岩 1 盆地构造和热储条件分析 张掖市所在的张掖—民乐盆地位于河西盆地群 的中部,南北分别被祁连山和龙首山夹持,东、西又分 别为永固—大黄山隆起和榆木山隆起所围限的断陷 盆地。盆地几何形态为菱形, 长轴呈 NNW 向与区域 构造 NWW 向斜交, 按地球动力学特征分析盆地形 成机制, 是受南北两侧的祁连山北缘和龙首山南缘 收稿日期:2007-08-10 作者简介:魏红军( 1964~) , 男, 张掖市民乐县人, 1984 年毕业于郑州地质学校,物探工程师, 从事地热物探工作。 埋深约 5 500m, 下白垩统 最 大 厚 度 3 000 ~3 800m。 凹陷中已钻参数井 1 口(民 参 1 井), 证实第三系间泉 子组储集条件较好。 1.1.3.2 朝元寺凹陷 位 于 中 央 坳 陷 带 的 东 南部, 面积约 340km2。 基 底 最 大 埋 深 5 800m, 凹 陷 中已钻参数井 1 口 (民参 2 井 ), 下 白 垩 统 最 大 厚 度 3 000m (图 1), 而且上覆 第 三系比张掖凹陷加厚 400~ 800m。 1.1.3.3 三工闸低凸起 位 于 张 掖 凹 陷 和 朝 元 寺 凹 陷 之 间 , 面 积 约 70km2。 基 底 最 大 埋 深 约 3 900m, 凸起由两个鼻状潜 山组成, 西部为断鼻潜山, 图 1 张掖—民乐盆地地震推断构造图( 据石油志改编) Fig.1 Inferred structures by means of seismic method in Zhangye- Minle Basin 轴向北东; 东部为鼻状潜山, 轴向南西, 两者之间为 一鞍部。 1.1.3.4 李寨村凸起 位于朝元寺凹陷南侧, 基底埋深约 2 800m, 其 西部和东部也有两个白垩系小凹陷。 1.2 盆地结构和热储层 张掖—民乐盆地热储层发育。上第三系中新统 白杨河组间泉子段是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