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造口护理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肠造口护理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学号:2011110527 姓名:赵小磊 科目:护理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肠造口;护理;现状;展望
肠造口将病人的大小便排泄出口由原来的隐私部位移至腹壁,这不仅使病人的体像发生了改变,容易引起自卑、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造口并发症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内外造口护理在关注造口基础护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国内外造口护理的发展综述如下:
1. 肠道准备研究现状:肠道准备不仅与临床护理病人质量、医院感染率的控制有关【12】,而且肠道准备的质量与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1国内研究进展:单独控制饮食不能达到肠道准备的目的。而应用最广泛的灌肠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洁灌肠的时间可根据要求从术前一晚至检查前1小时。低盐结肠清洁法对那些不能耐受常规准备溶液、容量过剩、准备时间短的结肠镜检病人是有效的替代法[3]。 口服法方便,易被病人接受。口服20%甘露醇,对病人的胃肠道刺激明显,且酵解产生大量气体,有致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报道。比沙克定[4]是近年出现的新的准备方法,起效较液体石蜡、果导等泻剂快,但它的的缺点是腹痛明显,难以忍受,接受度低。磷酸盐及硫酸盐制剂是高渗性泻剂,其对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洁肠效果尚有争议。西沙比利用于腹部手术的病人,效果满意。聚乙二醇电解质灌洗液[5]是目前最优越的肠道准备方法之一,但经过氢呼吸试验发现其会减少肠道细菌的水平。中成药如胃肠舒胶囊,效果副作用小,但临床少用,主要与口感差有关。而我国抗生素以口服为主,如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常用的还是口服庆大霉素加静脉用甲硝锉。
1.2国外进展:美国医生Wanner首先报道了磷酸盐和硫酸盐制剂的应用,后广泛用于临床。但其是否适用于肾功能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还尚存争议[6]。国外造口手术在抗生素选择方面,普遍采用消化道去污“PTA”口服方案-多粘菌素、妥布霉素、二性霉素B[7]。
1.3存在问题及解决:a肠道准备在去除肠道内容物的同时,也影响肠道微环境,使肠道潜在致病菌和正常菌群发生变化。可以使用抗生素选择性杀灭致病菌。b国内外对肠道准备的研究各树一帜,国内也未形成统一标准。加强研究,将肠道准备规范化,如根据预测因子[8](年龄、适应症等)选取合适灌肠的方法。C灌肠法虽存在潜在危险但还不能完全被取代[6]。
2 造口病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调查
2.1造口知识掌握情况、造口自我认同度与造口后的生活质量有关: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造口病人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低。如路潜等对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值仅为23.41%”,“56.9%病人的造口局部皮肤存在溃疡、皮疹、出血点和红肿等异常情况”,所以术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在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上面,如“粪袋的清洁与更换”、“饮食的注意事项”、“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造口用品的选择”、“并发症的观察”、“训练规律排便”等方面。[9]而国外造口病人出院后也普遍存在一些早期和晚期并发症,早期如造口出血和术后感染,晚期并发症包括疝气、尿潴留、肠阻塞、皮肤刺激、等[10]。说明造口者知识的缺乏,并且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国内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提出要提高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7]。此外,临时造口者生活质量更为低下,这主要与病人的自我认同度差有关。
2.2术前早期进行知识宣教有利于自理能力恢复:知识宣教时间:国外研究表明术前早期指导更有效,出院后病人的自理能力更强,并发症更少,会主动寻求帮助,但术后仍需保持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并对病人在术前、术后关心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表明:造口工具脱落、粪便和尿液的遗漏,造口袋的更换,肿瘤的转移,而35-49岁病人手术前后关心的内容不一样,这就给我们造口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的有益启示。国内研究认为术后早期由于造口的原因,病人多产生自卑、抑郁、烦躁、依赖等心理反应,也会影响病人对造口知识的学习。研究认为出院前和出院后早期是帮助病人学习相关知识的好时机,杨秀秀[12]等人则认为在术后3个月-6个月给予专业护理尤为重要。
2.3知识宣教的方式应多样化:中国患者希望通过阅读图书或手册、集体授课、一对一指导、听录音或看录像的方式增加对造口知识的了解,而知识的提供者可以是医生、造口师、经过训练的造口病人或是护士[9]。陈芳等提出了对造口病人进行护理教育的新模式,即将少数造口病人培养成造口专家,再让这些病人造口专家利用他们的经历和造口知识去影响其余更多的造口病人(EPP模式)[17]。国外经过对比研究发现:术前专业护理指导能减少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病人花费、减少术后家庭访视次数。当专业队伍不能满足需要时,国外出现了自我帮助团队(self-help groups)。
2.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