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1949年5月,宣布组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波恩。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把民主德国并入,德国统一。 西欧:①自然地理概念上的西欧仅包括爱尔兰、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②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国家,它们是: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摩纳哥、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梵蒂冈。 让·莫内:1888.11.9~1979,法国经济学家、外交家。被欧共体各国首脑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并被誉为“欧洲之父”。 欧盟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元15会员国: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欧元符号的设计者是版画家阿图尔·艾森门格尔。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①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②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繁荣;③广泛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来改组和管理经济。 西欧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初期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 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战后德国一片废墟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 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 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 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国家: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摩纳哥、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梵蒂冈。 “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美国之所以要援助欧洲,是因为此举对美国称霸世界有利可图,可以防止西欧各国向共产主义转变,可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对苏联进行遏制,可以保持战后优势。 ① 美国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12.31~1959.10.16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得到总统的有利支持 第一框 欧洲的联合 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欧盟:成立? 意义? 德国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德国奔驰 德国奥迪 德国保时捷 德国宝马 德国大众 德国劳斯莱斯 “欧洲之父”让·莫内 ③ 制定恰当政策(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从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从1951年开始,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5%,速度超过美、英、法,仅次于日本。 1960年,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多亿马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欧洲头号经济大国,直到1968年才被日本超过。 至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从1948年的3.6%跃升到10.1%。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1958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1965年4月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将成立的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European Communities)。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共体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宣传画 欧共体形成原因: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为摆脱经济依附美国的局面;③为提高国际地位。产生的作用:①加强了成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