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根据课堂上划的重点和老师课后思考题整理而成,参考资料:妇产科学第8版及课件。
备注:每一题目我都会标记序号,每一个顺序都是有讲究的,都是方便记忆的。
下划线“____”代表需要特别注意,名词解释容易漏写,或者选择题容易考到。
标记为“★”为当年考题。
每个问题后面都有“△注意”,是为了说明易于忽略的小考点。
Chapter.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概念
①阴道穹窿: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窿最深,于盆腔最低的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敬刺穿次或引流。
2.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A.阴道
①阴道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
B.子宫
①子宫大小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量约5ml。
②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末期可达7~10cm。
③子宫韧带:⑴圆韧带:有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的作用;
⑵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⑶主韧带:起固定宫颈位置的作用,为保持子宫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⑷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C.输卵管
①全长约8—14cm。
②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
⑴间质部:为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长1cm,官腔最窄;
⑵峡部;在间质部外侧,长2-3cm;
⑶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长5—8cm;
⑷伞部:有“抬卵”作用。
D.卵巢
①育龄期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灰白色。
△注意:
1.正常卵巢动脉跨越输卵管上方。
Chapter.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概念
★①月经: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选择,详见书)
主要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发育、内膜增生、对宫缩素敏感 松弛、内膜分泌、对宫缩素不敏感 宫颈 宫颈口松弛、粘液增多、稀薄 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粘稠 输卵管 促进上皮分泌及蠕动 抑制蠕动 阴道 上皮增生和角化、糖原增加、维持酸度 上皮细胞脱落 乳房 促进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代谢
第二性征发育,水钠潴留,骨钙沉积
促进肝脏合成HDL,降低血胆固醇 促进水钠排泄
基础T升0.3-0.5℃ 下丘脑垂体 正、负反馈 负反馈 雄激素 促进蛋白合成、★红细胞合成、肌肉骨骼发育、毛发生长。
△注意:
1.月经持续时问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经期)为2-8日,多数为4-6日;每月失血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
2.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这是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
3.雌激素: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低于第一高峰。
4.孕激素:于排卵后孕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5.刺激骨髓中红细胞增生是雄激素的作用,不是雌激素的作用(记忆方法,男性红细胞正常值比女性大)。
3.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窦状卵泡 排卵前卵泡
△注意:
1.卵巢具有内分泌和生殖功能。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天)为例,子宫内膜形态周期性变化分为以下3期:
①增生期:月经周期的5-14天,即卵泡的发育成熟阶段,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可分为:⑴增生期早期:月经周期的第5~7天。⑵增生期中期:月经周期的第8~10天。⑶增生期晚期:月经周期的第11~14天,内膜增厚至3~5mm。
②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相当于黄体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间质更加疏松水肿。分泌期分为:⑴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的第15-19天,核下空泡是分泌早期组织学的特征。⑵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的第20-23天,顶浆分泌是分泌中期的组织学特征。⑶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为月经来潮前期。
③月经期:月经周期的1-4天。由于雌、孕激素急速下降(撤退),致使子宫内膜功能层崩解、脱落。
5.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①卵泡期:在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解除,下丘脑又开始分泌GnRH,使垂体FSH分泌增加,促使卵泡逐渐发育,在少量LH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分泌雌激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