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商标许可使用案例风险和对策研究
企业商标许可使用案例风险和对策研究 摘要:介绍了某企业商标许可使用案例背景,试对存在的风险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得出结论认为该企业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
关键词:商标许可;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4
0引言
笔者所服务的企业是武钢集团下属厂家(以A公司代称),该企业拥有某注册商标,并已使用多年,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过硬,商标本身蕴意深远,加上武钢品牌的光环效应,该商标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前,该企业与一家私营企业(以B公司代称)正在协商商标使用许可事宜,B公司打算用每年300万元购买其商标许可使用权,A企业对B公司仍处于企业考察评估阶段。
在此,仅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对此项商标使用许可交易中存在的风险试做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存在的风险分析
1.1企业商标许可管理制度不详尽,商标许可缺乏可靠指导
查阅企业商标管理制度,针对商标许可使用,文件第二十四条有规定:“……通过谈判协商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注册商标(贴牌使用),合同中必须有严格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以及商标使用的最低数量限度要求,商标收益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国家商标局备案。”除此之外,文件中对于商标许可使用方面并无详细规定,企业是初次许可商标给别的企业使用,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指导。
1.2对方产品质量控制薄弱,对许可商标造成损害的风险大
近期甲方已派专人赴B公司进行考察,得知B公司的生产工艺与A公司的生产工艺不相同,B公司的生产工艺对于该类钢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并不适于大批量工业生产,产品标准中也未推荐此种生产工艺。因此,B公司的产品质量方面很难说有稳定保障,一旦出现产品质量事故,对A公司的商标品牌造成的损害会很大。
据赴B公司考察人员介绍,B公司负责人口头表态,承诺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使用A公司的商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没有“漏网之鱼”。万一B公司产品在使用A公司商标时出现质量事故,对A公司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商标信誉会造成重大创伤,知名度越大,受损越重,甚至连武钢品牌也会“躺着中枪”。
一方面,在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困难时期,企业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另一方面,对方的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无法避免。这一“烫手山芋”接还是不接,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难题。
1.3对方提出的许可使用费,企业方无有效手段评估其合理性
商标许可使用费常见的有这样几种计算方法:(1)根据产品售价的百分比计算,通常为1%~5%;(2)根据产品利润率计算;(3)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一定数额计算。
常见的影响许可费用的主要因素有:(1)商标的知名度;(2)商标的许可使用方式;(3)商标许可的时间、地域、商品范围;(4)行业利润、前景等。
B公司提出的许可使用费360万元/年是否符合A公司商标品牌的实际价值,有待商讨。据悉B公司产品年产量达140万吨,若使用A公司商标,按每吨售价增加50元保守计算,每年增加效益可达7000万元。在此项交易中,A公司获得300万元/年的许可使用费,与此同时,需承担对方质量隐患对企业品牌乃至武钢信誉造成损失的巨大风险,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会造成覆水难收的局面,可谓得不偿失。
1.4未考虑被许可方的企业性质而制订相应防范措施
被许可方是一家私营企业,不太友好地说,很多私营企业以盈利作为首要目的,销售额是越高越好,成本也是越低越好,有时候为了获取利润,甚至可能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客户权益等。据悉,此公司近年曾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登上过中国质量网黑榜。在本项交易中,被许可方使用的是A公司的商标,出现质量问题时损害的是A公司的商誉,若A公司不对B公司许可使用的行为做详尽严格的要求,当B公司实施一些不符合正当交易原则的“擦边球”行为时,A公司会措手不及,根本无法迅速找到合理正当手段及时制止。
1.5未考虑商标价值增值的影响
A公司近年已投资巨额对企业商标进行宣传,随着宣传的深入使该商标逐渐广为人知,商标价值必定水涨船高。双方协议中欠缺对商标增值方面的考虑,若双方签订长期协议,则必定对A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风险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风险对策:
(1)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立,并实行有效的合同管理手段。
从此项交易谈判的过程来看,反映出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企业缺少许可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缺少许可使用整体布局和策略合理安排许可地域和范围,缺少对应采取的商品质量监控手段和措施的相应策划,就容易使企业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处于被动地位,合同签订时无矩可循,缺乏科学方法指导,被许可方在合同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