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比较.pdfVIP

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56 · Joum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o1.20。No.2。Feb.2014 文章编号 :1008—5572(2014)02—0156—03 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比较 叶生余 ,王宸 (1.江苏省新沂市铁路 医院骨科,江苏新沂 221400;2.东南大学附属q-大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目的 对比椎旁肌间隙人路与传统后正中人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7月至2012 年 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38例,按就诊顺序 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9例,分别采用椎旁肌间 隙入路 (治疗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 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 (96.6±8.8)rain和(109.7±15.8)ra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17.2±19.5)mL和(289.9±27.1)mL,术后引流量分 别为 (106.34-15.0)mL和 (205.8±23.6)mL,住院天数分别为 (9.4±1.6)d和 (11.6±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1)。治疗组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 、ASIA分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治疗 组切口愈合好,无腰背部肌肉僵硬、疼痛、无力等症状出现。结论 椎旁肌间隙人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确 切,具有入路操作简单、置钉容易、手术时间短、切 口小、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恢复快、卧床时间短、住 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人路;后正中入路;胸椎骨折;腰椎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B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由于椎体的稳定性遭 骨折脱位。 到破坏,容易损伤脊髓、神经根。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 1.1.2 一般资料 将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符 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可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 合以上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按就诊顺 压迫,重建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生理弯曲。行后正中切口 序1:1随机分成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治疗组)和传统后中正 入路,于棘突两侧及椎板骨膜下剥离椎旁肌,牵开并显露,手 入路组(对照组),每组各l9例。治疗组男性ll例,女性 术操作简单,但术中需要长时间牵拉椎旁肌并且广泛剥离椎 8例;年龄35—77岁,平均(56.0±14.1)岁。损伤至手术时 旁肌肉,对软组织损伤较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常常因腰椎 间3—8d,平均(5.5±1.9)d。依据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 后方肌肉组织的破坏,出现腰背部肌肉僵硬、疼痛、无力等症 10例,爆裂型骨折9例。骨折部位:T 骨折1例,T 骨折 状¨,影响功能康复。笔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人路行椎弓根 5例,L骨折6例,L2骨折7例。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 钉棒置人及整复固定,减少了椎旁组织损伤,取得了较好的 C级1例,D级3例,E级 15例。Cobb角14。一48。,平均 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31.9±10.0)。。随访4—25个月,平均(14.8±5.7)个月。 1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19例,其中男性l0例,女性9例;年龄20—82岁,平 1.1研究对象 均(53.9±20.1)岁。损伤至手术时间3—9d,平均(5.6± 1.1.1纳入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a)单椎体单侧终板压 2.1)d。依据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9例,爆裂型骨折 缩性骨折,前柱高度压缩程度小于2/3;b)轻度爆裂性骨折, 10例。骨折部位:T骨折2例,T:骨折4例,L骨折5例, 椎体后缘骨块突人椎管小于1/2;C)受伤时间至手术时间在 骨折8例。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1例,D级 2周以内的新鲜骨折。排除标准:a)病理性骨折;b)胸腰椎 2例,E级16例。Cobb角12。一45。,平均(33.8±9.9)。。随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ofoperativeversusno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