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县域旅游转型升级途径探索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县域旅游转型升级途径探索
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需要县域旅游协同发展。当前,桂林县域旅游发展不均衡,如何挖掘各县旅游的特色,实现各县协调发展,是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旅游欠发达的灌阳县为例,从资源角度分析,探索县域旅游转型升级有效路径。
一、县域旅游均衡发展是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保障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桂林旅游“二次创业”赢得了利好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20年,桂林基本完成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建成“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
实现该目标,县域旅游均衡发展是重要保障。当前,桂林形成了“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空间系统[2],系统外的其他县旅游发展缓慢,全市旅游呈现失衡状态,因此,必须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实现县域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二、桂林市县域旅游转型、升级途径探索
县域旅游升级,需要更多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以下以灌阳县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资源,找出特色,为桂林市县域旅游产品的升级转型提供思路。
(一)灌阳县概况
灌阳县位于桂林市东北角,距市区约159km,与湖南道县、江永交界,经济欠发达。该县地理位置偏僻,可进入性差,自然风光不突出,旅游发展滞后,是桂北旅游的“真空地带”,旅游发展难度较大。
(二)灌阳自然资源极具地方特色
1.喀斯特地貌景观多样而奇特
灌阳属石灰岩地区,经多次构造运动,保留了发育初期的石芽(石林)、溶沟、漏斗,桂林地区到中后期发育的落水洞、溶蚀盆地、峰丛、孤峰、干谷、盲谷,以及溶洞等各种地貌类型,俨然是一座天然的喀斯特景观博物馆,其他县区不具备如此完整的景观。
文市镇的石林景区,占地5km2,具有双层结构、剑状峰顶、造型奇特等特点,该石林填补“大桂林旅游圈”没有石林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千家峒景区溶洞发育有奇特的钟乳丝,是石钟乳初期雏形,为该洞一绝;同时,洞内还发育有类似黄龙的“石梯田”、鹅管、石笋、石幔等造型奇特的景物,为游人提供了集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的景观。
2.具有乡野风光的灌江风景
灌江是湘江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纵贯全县,于全州汇入湘江。“灌江三峡”风光位于县城以北约1km的官塘至水车水库大坝处,有“小三峡”之美誉,全长17.5km,流域面积1441km2,水面最宽201m,最窄处40m,两岸风光旖旎,美如诗画。江面碧波荡漾,奇山秀水美不胜收,待杜鹃花开,更是绚丽如霞。灌江是具有秀丽风光的处女河,与漓江相比具有十足的“乡野”特点,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岭南地区的北国风光、冰雪景观
灌阳位于都庞岭西麓,海洋山东麓,都庞岭山脉呈东北―西南向,延绵百余里,其主要山峰多在1000m以上;海洋山脉呈南北向,从全州入境延伸至县西南部的洞井瑶族乡,在此处与都庞岭余脉连在一起,形成东西南三面山脉环绕,北向开口的“U”型山区,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冬季冷气易进滞出,造成长时间低温天气,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因而冬季可降雪,形成冰雪景观,并出现“雪淞、雨淞、雾凇”等岭南少有的北国风景,该景观对南方客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垂直植物带谱明显
灌阳境内都庞岭、海洋山,山体海拔多在1000m以上,垂直落差较大,随着海拔的上升,光热水等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类也随之变化,呈现明显的植物垂直带谱分布,为开发科普游打下了物质基础。
5.原始森林、峡谷飞瀑、高山草地等景色各异
都庞岭千家洞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原始森林,都庞岭为五岭之一,由花岗岩岩体组成,山体雄伟高大,其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m(华南第三峰);这里森林茂密、气侯宜人,瀑布、溪流、湖泊形式变化多样,高山草地,景观奇特,是开展户外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三)灌阳县历史文化独具特色
1.古道文化具有世界级的旅游开发价值
近些年,“文化线路”引起了遗产界的高度重视。古代,横贯中国南北的大动脉经过灌阳,为当地发展“文化线路游”提供了条件,该线路为“中原――过长江――入湘江――溯灌江――经恭城下漓江(或贺江)――入西江――到合浦、徐闻――出海至东南亚等国”。另外,灌阳西临湘桂古道,东靠潇贺古道,连接潇贺古道与湘桂古道的陆上交通也经过灌阳,灌阳处在桂北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遗留了大量的古迹,如舜帝南巡(舜帝庙遗址)、楚国平百越、秦始皇平定岭南、“海上丝绸之路过灌阳”、汉人南迁、少数民族的迁徙(这里是瑶族发祥地)、元军围剿千家峒、太平天国(升平天国遗址)、抗日战争、红军三过灌阳。
总之,“北达中原、南入南海”的地理格局,为灌阳承接南北、东西方军事、经济贸易、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