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璧编辑思想和其成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家璧编辑思想和其成功

赵家璧编辑思想和其成功   摘要 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以文艺编辑为其终生的事业。其坚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为当时极负盛名的作家所信赖。其进步的编辑思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其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在今天看来,亦不失先进性,是我国现代编辑出版业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赵家璧 一角丛书 中国新文学大系 王彦艳,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坚持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是成为作家的知音、成为优秀文艺编辑的坚实基础 综观赵家璧的编辑之路,恰是他的文学之路。赵家璧对文学的喜爱,是天生的,也是投入的。还在乡间读小学的他,因惦记上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写邮政片给在上海的六叔以为他买回,又因译者序里说“说来说去还是原书最好”,就想“为什么不去买一本原书来翻着字典念呢?”4天后,他如愿以偿。赵家璧“喜爱看书”,这一嗜好,在上中学时即受到国文老师的瞩目。高一开始编辑校刊《晨曦》。也是由于爱看书,他注意到,当时社会上没有专门办给大学生看的刊物。见到良友图书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伍联德时,他提出了自己的这一想法。就因此想法,伍联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他半工半读,立刻加盟良友,创办《中国学生》。那是1928年的9月,赵家璧刚入大学校门。而良友是家“专营画报、画册和电影歌曲的别具一格的新型出版机构,华侨投资,实力雄厚,备有新式印刷机,颇具规模,经营作风也正派”。[1] 和缪斯的亲近,让赵家璧受到了诸诺恩的关爱。他顺利实现了“从童年时代就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当一个文艺编辑”,把编辑当作了终生事业。从业之初,业务上的困难出现了,那就是他所认识的知名作家寥寥无几。他一手策划主编的5种“一角丛书”面临滞销。“回顾这一段时间,虽然不过两三天,在我漫长的编辑生涯中,可以说是关键性的。我开始认识到必须大胆地冲向社会。向具有影响的作家组稿。得不到作家的支持,编辑将束手无策,一事无成!”[2]而后来名家的加入,给“一角丛书”带来成功,更坚定了他的这一认识。“一角丛书”由发表罗隆基、胡愈之的作品起,4个月中,销了十余万册。一度遭书商、读者冷遇的前5种也被带动热销。赵家璧冲向社会向名家组稿,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的作品,经他手一篇篇编辑出版。那些作家里有张天翼、林徽因、茅盾、巴金、老舍、郁达夫、丁玲、施蛰存等。1932年,赵家璧大学毕业,专职在良友工作。他要编一套“良友文学丛书”,想到的第一个作者是鲁迅。由与鲁迅情谊深厚的郑伯奇代为引荐,赵家璧顺利见到了鲁迅。郑伯奇向鲁迅谈到赵家璧,重点也是谈到他爱好文学。第一次见面,赵家璧就得到了鲁迅约二三十万字的《新俄作家二十人集》。 朱苏进说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寻找的是知音,不是读者。文学编辑作为为小说家寻找知音的载体,你不先取得他的信任,行吗?而要取得作家的信任,首要的一定是要像赵家璧那样,不断坚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综合素养。 二、进步的编辑立场,关注作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动荡而复杂。外部有当局对进步文艺的扼杀、围剿,内部有谈“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却不谈社会现实的复古逆流。更有不入流的无德之人大编“欲海”“黑幕”等无聊读物,毒化社会。爱读书的赵家璧听从于内心,关心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生活。他认识到不考虑时代和民众的呼声,做编辑是没有出路的。这一认识,决定了他日后的作者队伍大多是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这样的作家作品和编辑思路保证了一个编辑的成功。在鲁迅的影响下,即便出版一部版画集,赵家璧首先考虑的也是绝不为艺术而艺术,在那个年代里,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中国人民斗争的武器。赵家璧参与的由鲁迅选编的《苏联版画集》以其革命性和艺术性,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那个时代,有着许多积极争取自由的斗争,可是镇压却更为频繁。”[3]1933年,左翼作家丁玲刚刚被捕,“良友文学丛书”即高调出版了丁玲尚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母亲》,并在广告中宣传为作者签名版。国民党特务机关为此使人砸碎了良友的门市玻璃,并屡次上门“郑重警告”,威胁公司解雇赵家璧。他们不为所动,继续出版进步书籍。良友遂成为当局关注的书店。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时,考虑到所约作家中有鲁迅、茅盾等知名左翼作家,担心当局的图书杂志审查会从中作梗,赵家璧代替店主只身勇闯审查会,同操纵每个书刊生杀大权的审查会主管项德言斡旋。最后,赵家璧等决定,在《大系》出版印刷费高、稿费高、编选费高、广告费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其顺利出版,答应项德言的高额勒索。项德言也算遵守诺言:鲁迅的名字不动,照顾《大系》的全部文稿,不得有意挑剔。 三、督促催逼名家,悉心呵护培养新作者 赵家璧带着时代的使命感,组约稿件,尤其对名人名家的作品,对能给读者带去高营养精神食粮的作品,除平时督促,更是到了催逼地步。鲁迅在1933年2月12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