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研究与治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研究与治理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研究与治理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非食用物质产生原因,提出对策如何预防非食用物质的违法添加 关键字:违法添加 非食用物质 分析 治理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除了生产加工者在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外,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运输、储藏和餐饮烹制过程中使用非食用物质,如使用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孔雀石绿、皮革水解蛋白质等[1]。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毒性大的化工原料,并非食品原料,更不是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对社会稳定带来不稳定因素,使国内外民众忧心忡忡,直接质疑中国政府的公信力的监管效能。 一非食用物质的概念 1.1非食用物质的概念 2009 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2]中提出了“非食品原料”概念,明确指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得用非食品原料,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 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总共公布了6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单[3],包括64种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为了科学管理,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黑名单仍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研究黑名单的进入机制。 1.2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 食品添加剂[4]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或者为了加工工艺和贮存的需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食品的少量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有利于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添加剂可直接添加于食品中,使用和范围及种类依据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非食用物质不属于传统上被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也未列入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及卫生部营养强化公告的,及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5] 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危害巨大 2.1三聚氰胺 2008 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使用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国内外[6]。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另外,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婴幼儿大量摄入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后,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2工业明胶 2012 年,“铬超标胶囊”事件引发对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关注。使用皮革加工制成的工业明胶,在加工鞣制时如使用含铬的鞣制剂,会导致铬残留,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 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3塑化剂 2011 年,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成分。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 2 -乙基) 已酯( DEHP) 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DEHP 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 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原因 3.1生产者为牟取利益,铤而走险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者使用非食用物质替代食品原料,鱼目混珠,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另一方面,生产者弄虚作假,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使产品产生良好的色泽、形态,增强口感,防腐防虫。如在干制水产品中添加“工业用甲醇”可以使改变产品的外观和质地,掩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达到更好的“卖相”。 3.2法规标准更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底发布通知《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