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痛泻要方对肠易
激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研究生:赵文娟 导师:王垂杰
中文摘要
bowel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机制。
方法:
1.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采用直肠慢性刺激加夹尾刺激法造模。于大鼠出生后第8-21d,
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两周后予急性应激夹尾刺激一周,在出生后第7,9,11周对
这些成年后的大鼠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ⅣR)阈值,12周测定大鼠腹
壁肌电话动,验证敏感性有无异常改变。证实造模是否成功。
’2.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组为中药低剂量组(A组)、中药中剂量组(B组)、中药高剂
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以及球囊在各组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腹壁收缩次数。
结肠组织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作统计分析。
结果:
酸刺激后2周加夹尾刺激组大鼠(A组)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P值均
· 0.01);0.3、0.6、0.9ml扩张容量下A组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强(与B组相比,P分别均
0.05;与C组相比,P分别0.01、O.05和0.05)。
2.用药后,痛泻要方与斯巴敏都能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且中
药高剂量组与斯巴敏组组间无差异。而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
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不明显,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模型大鼠血清SP含量明显增加,痛泻
要方高剂量组与西药斯巴敏组都能使模型大鼠血清SP含量明显回落,且中药高剂量组与
斯巴敏组组间无差异。模型大鼠结肠粘膜sP含量明显增加,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与西
药斯巴敏组都能使模型大鼠结肠粘膜SP含量明显回落,且中药中、高剂量组与斯巴敏组
间无差异。痛泻要方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血浆和结肠组织CGRP含量,痛泻要方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与西药组均不能。
结论:
1.新生期大鼠肠道内的慢性刺激加夹尾刺激可以在成年后引起慢性内脏敏感性增高。并表明
· 应激和肠道感染两因素共同作用时具有致肠动力紊乱的协同效果,应激使感染后的肠道易
6
于发生动力紊乱,己被感染过的肠道对应激的反应更为强烈。而肠粘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
符合IBS的基本特征。
2.痛泻要方煎剂能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SP含量上升在IBS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BS能导致血浆和结肠组织中CGRP含量下降。痛泻要方能降低
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SP含量,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从
而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综合起来看,痛泻要方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斯巴敏。
主题词:肠易激综合症,内脏高敏感性,直肠内醋酸刺激,夹尾刺激,腹部抬起,背部拱起,
肌电活动,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痛泻要方
Theestabli oftheDiarrhea
shmentofaratmodel
IrritableBowel and
SyndromeExperimental
on ratsofIrritableBowel
model
Treating
o
“
m
w1‘tlhl l
Syndromeongxeyaorang
Abstra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INDOWS环境下轴功率测试及扭振信号分析系统.pdf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3a1)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分析研究.pdf
- 安徽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推进战略的分析研究.pdf
- 白洋淀淀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对策的分析研究.pdf
- 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_--城乡融合及社会互动中的劳动力流动.pdf
- 滨海复合湿地生态功能的分析研究及评价-以海兴湿地为例.pdf
- 滨海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构建的的分析研究.pdf
- 不规则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的分析研究.pdf
- 不同加固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的分析研究.pdf
- 柴油HCCI燃烧微粒形成、演化及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