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疑难词考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喻世明言》疑难词考释

《喻世明言》疑难词考释   【摘 要】《喻世明言》是由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白话小说集。语言以白话为主,辞句多俚俗。其中有不少疑难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些词《汉语大词典》中未收录,或者未具其义,所收之义不符合句意。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异文比较等方法,现对其疑难费解之词试作考释。 【关键词】《喻世明言》;疑难词;考释 《喻世明言》是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由明冯梦龙纂辑。它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三言”中的第一种。《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共有作品40篇,为宋元明话本小说。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喻世明言》的语言以白话为主,通俗易懂,辞句多俚俗。 但笔者在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喻世明言》时,发现有些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未收录此词,或者未收录该义项,所收之义不符合句意。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释。 一、《喻世明言》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 [丑咤] 1.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咤。(卷四) 按:丑咤,同“丑姹”。本指丑恶,这里指丑事。“丑”是“?”的今字,《说文解字》(下称《说文》)一八九上“鬼”部:“?,可恶也。”指丑恶的意思。“咤”,《康熙字典》:“陟嫁切,音?。”“咤”,知母鱼部;“?”,知母铎韵。“咤”和“?”是一声之转。“姹”是“?”的异体字。《汉语大词典》:“丑姹,丑陋怪异。明无名氏第三折:真乃是蠢鲁之物,丑姹之形。周贻白注:丑姹,丑怪。”“丑咤”与“丑姹”同音替代。《大词典》中并未收录此词。 [偏祜] 1.吾儿速与昭雪,不可偏祜,使他怨望。(卷十八) 按:偏祜,偏私袒佑。“祜”应为“佑”。“南阳宛人朱佑。”李贤曰:“东观记佑作福,避安帝讳。”《后汉书集解》曰:“刘?曰:案注引东观记安帝讳,则此人当名祜,前后皆误矣。王先谦曰:考异云范书、袁纪祜皆作佑,东观记皆作福,避安帝讳。《说文》祜字无解,云上讳。然则祜名当作示旁古,古今之古,不当作左右之右也。案考异说至晰,今刊范书仍作佑,以存其真。”《通鉴》径改佑作祜。(《后汉光武皇帝纪卷第一》)“祜”“佑”由于形体相近,被误用。《说文》:“佑,助也。”偏佑,即偏袒一方,保护、保佑这一方。明《前七国孙庞演义“哪知正道天偏佑,堪笑猖狂废没棺。”《大词典》未收录“偏祜”“偏佑(佑)”。 [僭扳] 1.小人是一介村农,怎敢僭扳贵宦?(卷四十) 按:僭扳,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说文解字》一六六上“人”部:“僭,假也。”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古者谓下行上制曰僭。”《大词典》:“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僭,有下级超越本分,假冒上级之意。扳,同“攀”(见“牵扳”),《大词典》:“攀,依附,拉拢。”地位低的人依附拉拢地位高的人。《大词典》并未收录此词。 [呼么喝六] 1.见老子病势沉重,料是不起,便呼么喝六,打童骂仆。(卷十) 2.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卷四十) 按:呼么喝六,同“呼幺喝六”,高声喧嚷。《韵会》:“么,俗幺字。” “么”是“幺”的俗体字。”《大词典》未收录此词。 二、《喻世明言》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义项 [牵扳] 1.《喻世明言》第二卷:“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使不得,枉做了一世牵扳的话柄。” 按:牵扳,同“牵攀”,牵缠。《大词典》:“牵扳,攀登。”此义项并不符合句意。扳,帮母寒部;攀,滂母寒部。两字都是唇音,同属于寒部。《庄子集释卷“攀”本又作扳,普班反。《康熙字典》:扳,又《唐韵》普班切,《集韵》披班切,与攀同。“牵扳”即可作为“牵攀”解。《大词典》:”牵攀,犹牵缠。”《古今奇观》中,也收录了“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古今奇观》第三卷:“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使不得,枉做了一世牵攀的话柄。”“牵扳”与“牵攀”同音替代。 在《汉籍》中,“牵扳”还出现在其它明代文献里: ①“我若听你扯破子个面皮。你就要从头至尾捉我来牵扳。”(《情经》) ②“我苦听你扯破子个面皮,你就要从头至尾捉我来牵扳。”(《明清民歌时调集 “牵扳”同“牵攀”,是一个俗语词,作“牵缠”解。《大词典》并未收录此义项。 [师弟] 1.我有个师弟,是平江府人,姓赵,名正。(卷三十六) 2.宋四公抬头看时,不是别人,便是他师弟赵正。宋四公人面前,不敢师父师弟厮叫,只道:“官人少坐。”(同上) 3.我与你一封书,去见个人,也是我师弟。(同上) 4.师父信上贤师弟二郎、二娘子:别后安乐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