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对策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对策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产生认知的动力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师积极主动地工作,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提倡研究性学习的迫切需求。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年级,如何迅速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讲好每节课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尝试并总结出以下六种有效办法,在此与同行探讨。 1.精心包装引言,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言,顾名思义就是一节课的导语,引言虽不是正文,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程度。一个好的引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引言可以让你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这堂课学习的欲望。好的引言可以用讲故事、设悬念等方式来开始。例如讲授《 时区和日界线 》这课时,我结合香港的一部电影《 富贵再三逼人 》讲了一个小故事:家住香港的一家人,一次在美国买了彩票,然后回到香港。时间过了很久都没兑奖,其实他们中了一等奖,奖金有几百万美元,一直等到博彩公司宣布最迟于“圣诞节”必须到银行兑换,当这一家人知道时兑奖时间已所剩无几,加上消息泄漏(中奖消息)引起坏人来抢夺,最终在12月25日晚上他们还没能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失望之余一家人准备在饭店打工,偶然他们看到饭店的电视上报道美国人民准备过圣诞节的新闻,才恍然大悟,美国还是12月24日,他们还有时间从容去兑奖……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相同的课程,我们还可以通过设悬念来做引言:“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俩的身份证上先出生的哥哥的出生日期却比后出生的弟弟出生晚一天,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提问的方式设下一个悬念往往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结合不同学科,增强学生的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富有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笔者试着在教学中融入各学科的知识,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结合当前形势教地理。在讲交通运输时,我结合当前“路通、财通、政治通”的形势,来说明交通在现代经济、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刚建成的青藏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2)在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 (3)巧借古诗文歌谣进行教学。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讲叙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以及用张继所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讲述月相;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气特色等,都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3.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我就指导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主要特点:虽然两个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