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的MRI诊断-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第21卷 第 2 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21, No.2
2012年6月(313-319)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un., 2012
蒋丽华, 陈孝柏, 岳云龙, 等. 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的MRI 诊断[J].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2, 21(2): 313-319.
Jiang LH, Chen XB, Yue YL,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nging diagnosis of limbs lymphangioma[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2, 21(2): 313-319.
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的MRI 诊断
蒋丽华,陈孝柏 ,岳云龙,赵丽君,段永利,傅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放射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的 MRI 表现,提高对本病的 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 10 例,该 10 例病例均进行了
MRI 检查,2 例进行了 CT 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下肢
海绵状淋巴管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下肢软组织增生肿胀、呈网格样改变,并可见迂曲扩张的
淋巴管影。病变累及范围常常比较广泛,并可累及临近肌肉及骨骼组织。结论:MRI 检查对
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确定病变范围及有无肌肉、骨骼受累,对于制定手术方案
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海绵状淋巴管瘤;磁共振成像
文章编号:1004-4140(2012)02-0313-07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淋巴管瘤是一种淋巴管源性的良性病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其病理类型有:单
纯型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淋巴管血管瘤[1-4]。其中,以囊性淋巴管
瘤最常见,海绵状淋巴管瘤次之,单纯型淋巴管瘤较少见。一般发生于皮肤和粘膜,常不
需要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血管淋巴管瘤很少见。海绵状淋巴管瘤多见于四肢、腋部、
[4-5]
胸壁等,国内文献报道较少 。
搜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 10 例,回顾性分析其 MRI 表现,评价 MRI
检查对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搜集我院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下肢海绵状淋巴管瘤 10 例,男7 例,
女 3 例,年龄 11~62 岁,平均约 36 岁。10 例中,4 例因发现下肢肿物伴患肢肿胀进行性
加重就诊,其中 1 例为外伤后出现局部肿块,其余 3 例均无明显诱因;1 例肿物切除术后复
发;4 例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进行性肿胀,尚难触及肿瘤边缘;1 例伴有淋巴管炎。2 例皮
肤表面伴有色素沉着,2 例皮肤伴有乳头状增生,1 例皮肤表面伴有表皮囊泡样改变。1 例
表面皮肤伴有紫红色表浅静脉充盈。所有病例均进行了 MRI 检查。
MRI 检查采用 GE Signa Excite HD1.5T 超导型 MR扫描仪。患者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位
于 8 通道相控阵体线圈内,均采用冠状位 T2-WI 脂肪抑制序列、常规轴位 T1-WI、T2-WI 及
收稿日期:2012-02-14。
314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1卷
轴位 T2-WI脂肪抑制序列。T1-WI TR525~550ms,TE7.9~12.8ms,回波链长度(ETL)3,
NEX2,采集带宽 31.25Hz,矩阵 256 × 224。T2-WI TR3750~4200ms,TE85~102ms,ETL16,
NEX4。4 例进行了 MRI 平扫和 Gd-DTPA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
(Gd-DTPA)剂量 0.1mmol/kg 体重,注射流率为 2mL/s。扫描层厚 5~10mm,间距5~10mm。
2 结果
病变范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