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南京财经大学统计系.DOC

城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南京财经大学统计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南京财经大学统计系

目 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2 (一)选题背景 2 (二)问题的提出 4 二、基本概念界定 4 (一)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4 (二)宜居城市的基本概念 5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一)国外研究现状 5 (二)国内研究现状 6 四、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 7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 (二)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 7 五、城市宜居性评价方法及步骤 9 (一)方法介绍 9 (二)城市宜居性评价步骤 9 六、城市宜居性的聚类分析 13 七、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14 (一)结果分析 14 (二)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9 附录一 21 附录二 22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 —一线城市与江苏各线城市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数据,选取江苏六市以及三个一线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相对简化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居民生活水平指标中包含房价指标。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广州,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京,上海,南通,徐州。结果显示,二线城市宜居总得分与一线城市相当甚至赶超,三线城市宜居度总得分相对较低。据此,对各市提出建议,并为年轻人将来选择城市学习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宜居度;人居环境;宜居城市 Evaluation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rst-tier cities and cities of Jiangsu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2011, we select the Jiangsu six cities and three first-tier cities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to construct the relative simplicity of the two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s, living standards of resident. And the house price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index system. Use the Entropy Method and the linear weighted func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composite score rank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Guangzhou, Beijing, Wuxi, Suzhou, Changzhou, Nanjing, Shanghai, Nantong, Xu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cond-tier cities livable total score is about equal to first-tier cities or even catch up, and the third-tier cities livable total score is relatively low. Accordingly, the municipalities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young people to select a city to live. Keywords : Livable degree; Living environment; Livable city 一、引言 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差异使得不同城市适宜人们居住的程度有所差异,而且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经济实力、社会文明程度、文化等,这些更扩大了此差异,这一差异可用人居环境质量描述。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五十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道萨迪亚斯认为,、地理学、社会学、学等学科仅,而人居环境科学涉及,已日益成为其他学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人口增长压力下,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居环境质量的趋势在总体上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人居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19世纪出现的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城市运动正体现了人们想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迫切希望。2005年,“宜居城市”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