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容忍与自由教案2
《容忍与自由》 教案
胡 适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了解胡适的生平,重点把握他的思想体系,从他与现代中国的名人、伟人的交往,看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弄清楚“容忍”与“自由”的具体内涵,结合实际分析二者的关系,联系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分析他们的联系与发展;
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课文,看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受到哪些启发。
一、作者介绍:胡适
出生年月:1891年????籍贯:中国安徽绩溪人????职务:原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长????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名,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胡适记新婚
胡适14岁时,就由母命与江冬秀订婚了。他18岁时,母命他由上海回家结婚。他因家中没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办这桩喜事。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已27岁才完婚。写诗说: 记得那年。 你家办了嫁妆, 我家备了新房, 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 这十年来, 换了几朝帝王, 看了多少世态炎凉。 锈了你嫁妆剪刀, 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 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 只有那十年的陈爆竹, 越陈便越响。
哄堂听胡说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引得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旧瓶新酒考
胡适在北平时,因“旧瓶新酒”一词引发他的考据癖。他说:“现在的人爱引用西洋古谚‘旧瓶新酒’,一定是被翻译错了。其出处在马可福音第二章,犹太人用羊皮装新酒,而不是用什么瓷玻璃瓶的。”当时有人特为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先生考据擅专场, 马可福音第二章。 原是旧皮囊一个, 难将新酒此中装。
文坛异军合奏
胡适和章士钊早年原有文字缘。章以古文词雄于世,常贬胡提倡的白话文为浅薄,而彼此有点失和。有次,他们在北京偶同筵席,因晤谈颇洽,乃合摄一影,各题诗词。章士钊为白话,胡适则为文言,成为文坛异军中的合奏,既饶风趣,且具历史价值。
章士钊诗为: 你姓胡来我姓章, 你讲什么新文字, 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五十年后, 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 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 总算是俺老章投了降。
胡适诗为: 但开风气不为师, 共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曾开风气人, 愿常相亲不相鄙。
胡适与小贩(略)
在胡适晚年的孤寂境遇里,有一位卖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给他带来一点意外的安慰和快乐。 小贩名叫袁,他做饼卖饼之余,还爱读一点书,喜欢与人讨论英美的政治制度,到底英美政制哪个更好一点?他比较倾向于崇拜美国,但理论上说不明白,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便贸然写了一封长信,向大学者胡适请教。这是1959年10月间的事。
胡适接到这封信,知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能在业余勤奋自修,精神可佩;问的又是胡博士最热中的英美政治问题,更觉十分高兴,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
……
毛泽东与胡适(略)
毛泽东是胡适的同时代人。在不同时期,对他有过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