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运油料学1.ppt
绪论 1 学习本科程的目的 (1)储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 (2)掌握油品的储存与管理、油料性质、质量指标等。 绪论—课程简介 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1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物化性质、质量指标 (1)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烃类、非烃类(含硫化合物––硫醇、含氧化合物—环烷酸等) (2)物理化学性质:蒸汽压、密度、特性因子、粘度、低温性能、闪点、燃点等 (3)质量指标: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的质量指标、特性介绍 2.2 油料的管理 如何保持油品的质量及处理油品变质的措施? 质量变化: a. 油品损耗:油品在开采、炼制、储运和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蒸发损耗,各个流通环节的跑、冒、滴、漏、混和设备、容器的粘附、浸润所造成的数量减少。 b. 氧化:油品与氧接触,在较高温度下与金属作用引起氧化变质,生成胶质。 c. 吸水:雨、冰雹、雪等混入油品中 d. 污染:机械杂质、水分的污染、油品混油污染 绪论—课程简介 2.3 储运安全 防火、防爆、防静电、防毒 2.4 石油的炼制方法 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介绍。掌握不同的炼制方法对油品性质的影响,才能做好油品的储运、管理、调合、选择等工作。 绪论—课程简介 3 学习要求 (1)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物化性质的测定、燃料的质量指标和要求、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和要求、油品的管理; (2)课堂纪律的要求及对迟到、缺席的处理 (3)作业及成绩的评定: 作业及平时纪律、出勤等纪录:10% 实验:20% 期末考试:70% 绪论—课程简介 教材:王从岗,张艳梅编著,储运油料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8 参考教材: (1)寿德清 编,储运油料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88.11 (2) 熊云,李晓东,许世海编著,油品应用及管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5 绪论—课程简介 5 参考资料 (1)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销售公司 编,新编石油商品知识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6.3。 (2)《原油、轻烃、液化石油气质量检验》编写组 编,原油、轻烃、液化石油气质量检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7。 (3)朱中平,盛育孝 等编,石油产品购销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 (4)石油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编,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5)侯祥麟主编,中国炼油技术,北京:中国化工出版社,1990 (6)/。 (7)四大石油公司网站及期刊等 绪论—我国石油现状概述 “一九九三年,中国已是石油纯进口国,不间断的开采不是解决石油资源短缺的根本之道。即使大庆油田最辉煌时年产油量也不过五千万吨多一点,中国没有第二个大庆……” “……资源问题将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现在,中国的石油开采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需求量明显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绪论—我国石油现状概述 “……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石油业步入一个微妙的势力重划阶段,而中国石油企业在北里海收购项目上遭受重挫之后,却在中俄原油管道原油购销合同上获得了收获……” “……中国“二十一世纪石油战略”设计工作,在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的联手策划之下基本敲定。这个计划的核心之一是恢复国家能源委员会,并将由这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主持完成未来中国石油战略体系的建设……” 绪论—油气储运系统简介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1、基本概念 石油: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 原油:未经加工的石油。 油品: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的石油产品。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五种元素组成。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微量铁、镍、铜、钒、砷、氯、磷、硅等。 碳含量为83~87% 氢含量为10~14% 硫0.05~8% 氮0.02~2% 氧0.05~2%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化合物组成:烃类和非烃类 烃 类: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 非烃类: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物质(胶质、沥青质)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3、石油的性质 石油的性状:石油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石油的颜色:绝大多数石油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色乃至无色。 相对密度:绝大多数石油介于0.80~0.98之间,但也有个别相对密度大于1.02和低于0.71的。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