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课件 血吸虫
* * 血吸虫 一. 定名 成虫寄生于人或多种哺乳动物、鸟(禽)类的 静脉血管中,以血液为食物,故名血吸虫。 二. 分类 全世界发现的血吸虫有上百种, 而在人体寄生的仅5种。 我国仅日本血吸虫流行。 种 名 寄生部位 ? 主要流行地区 埃及血吸虫 膀胱V丛 非洲 曼氏血吸虫 肠系膜V 拉丁美洲 湄公血吸虫 肠系膜V及门V 湄公河流域 (泰国、老挝、柬埔寨) 间插血吸虫 肠系膜V及门V 非洲 (扎伊尔、加蓬等) 日本血吸虫 肠系膜V 亚洲 ?三.危害 血吸虫病流行于亚、非、拉美地区,10亿人受威胁,2~3亿人患病。是WHO规划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肠道中发现血吸虫卵和肝吸虫卵,证明该病在我国已有2100多年。 ? 日本血吸虫 形态、生活史等有许多特殊点。 一、形态 1.成虫 特点: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合抱生长。 ?雄虫 (1) 粗短,长1~2cm,腹吸盘前为圆柱状,腹吸盘后为扁叶状,并向腹面卷曲成沟状——抱雌沟。 (2)口吸盘顶端,腹吸盘接近口吸盘。 (3) 肠支在 后1/3处汇合为单一盲管。 (4)睾丸6~9个,串珠状。 雌虫 (1)细线状,前细后粗。 (2)比雄虫小。 (3)肠支在中部汇合为一盲管。 (4)卵巢椭圆形,位于中部。子官直管状。 卵黄腺在汇合后的肠管周围。 2.成熟虫卵 (1)圆形或椭圆形。 (2)平均89 ×67um。 (3)淡黄色(从大便排出者)。 (4)壳薄而均匀,无卵盖。卵壳亚侧位凸出形 成侧棘。若用5%NaSO4液清洗后,附着物脱落, 卵壳和侧棘光亮可见。 (5)毛蚴1个。全身被纤毛,前端有 3个单细胞 腺体,中央顶腺1个,两侧头腺各1个。 毛蚴头腺分泌蛋白质、酶类,其作用有: A. 协助毛蚴侵入螺体。 B.透过卵壳进入组织,引起损害, 为虫卵致病的物质基础。 C.免疫诊断上作抗原使用。 二. 生活史 特点: 1.? 阶段: 卵 毛蚴 母子胞蚴 尾蚴 成虫 2. 毛蚴孵化条件:温度、pH值、低渗水、光照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期:尾蚴 5.感染方式:接触疫水(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6.成虫在肠系膜V内寄生 7. 排卵特点 三. 致病 1.尾蚴性皮炎 除日本血吸虫外,动物血吸虫 尾蚴也可以误入皮内引起皮炎,称为稻田皮炎或“鸭癫风”等。 ?2.虫卵损害 虫卵肉芽肿 血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虫卵引起。 每条雌虫3500个卵/天,存活10~20年,所产卵不少,其中最多16%排出体外,84%则沉积于体内各组织器官中。 在组织中经10天左右卵成熟,其毛蚴分泌物透过卵壳进入组织,损害组织。 成熟卵在组织中存活7~8天,然后死亡,死亡卵也引起器官病变。 常见为 (1)肝硬化 病人中90%以上有不同程度肝脾肿大, 病变重时全肝形成密密麻麻的白色纤维化小点,肝肿大、变硬,肝功能严重下降,导致肝硬化,由此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 肝硬化 → 门V压力↑ → 门V淤血, 从而出现腹水(肠系膜V淤血,渗出 ↑ → 腹腔)→ 出现腹大如鼓。 食道V曲张、破裂(侧支循环,左胃V,食道V丛), 上消化道出血。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破坏血液有形成分。 WBC ↓→ 继发感染 RBC ↓→ 进一步贫血 导致死亡 PT ↓→ 全身各处出血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