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障标记与烙印
標記≠烙印(from:蔡明富-特教資源網) 標記的範疇? 分類的名稱才是標記? 標記與行為的影響孰輕孰重? 以前的研究發現: 人對標記的確會產生負向知覺,但未進一步釐清標 記與相關訊息(如負向行為)對他人知覺之影響。 以下四篇研究的發現為何? Foster, G. G., Ysseldyke, J. E., Reese, J. H. (1975). I wouldnt have seen it if I hadnt believed it. Exceptional Children, 41(7), 469-473. Cornett-Ruiz, S., Hendricks, B. (1993). Effects of labeling and ADHD behaviors on peer and teacher judg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6(6), 349-355. 蔡明富、洪儷瑜(2005):還原「ADHD標記」真相?-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國小師生之知覺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167-190。 蔡明富(2006):學校行政人員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訊息之知覺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75-104。 研究架構 自變項 研究對象 依變項 標記的爭議 標記的傷害大於助益? Labeling: It hurts more than it helps . ( Trotter,1975) 標記的好處 標記旨在診斷所需要的特定處置為何。 標記可增進非障礙者採取保護性的措施,以保護障礙同儕。 標記便於研究人員在研究上的發現。 執行特殊教育所需的經費有賴於特殊學生的分類。 標記便於特定團體推動特殊教育計劃或制定法令或政策。 標記可以彰顯某特殊兒童的需要,使大眾易於看到這些人的需求。 標記的缺失 標記常令人注意到兒童的缺陷。 標記使他人產生負面的態度反應。 標記造成他人對特殊兒童行為表現的偏見。 標記使學生產生不當的自我概念。 標記結果使同儕拒絕他們。 一但受到標記,學生心理便會受到創傷。 標記使他們從普通班中隔離出來。 標記使他們成為少數族群,受到另眼看待(處於不利的地位)。 萬一診斷錯誤,標記潛在的危險。 如何降低標記的傷害? 情障標記與烙印 報告者:特碩二 林丹雁 標記=烙印? 為何有標記的形成? 為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便。 特殊教育標記的成因: 避免資源的浪費,學生必須夠「特殊」才能接受特殊教育,因此為給特殊學生一些定義,而有特殊教育分類的形成。 思考: 給學生一個分類名稱(標記),代表學生從此得到了適性教育的門票? I wouldn‘t have seen it if I hadn’t believed it.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以38位修特教情障課程的教師,分成正常組或低期望組,每位老師參 與兩個階段研究。 研究設計: 階段一:正常組教師被要求根據以往所認知的正常四年級學生填寫人格問題 與行為檢核表;低期望組教師則被要求根據情緒障礙四年級學生填 寫。 階段二:兩組教師各自觀看被標記為正常或情障者的錄影帶(12分鐘),影 帶主角為同一位學生,看完後再填寫人格問題與行為檢核表。 研究工具:人格問題與行為檢核表 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對被標記為情障者會有負向刻板印象 兩組教師在兩階段於人格問題與行為檢核表上的填寫結果 *得分越高表示越負向 Effects of labeling and ADHD behaviors on peer and teacher judgments.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以39位國小老師、81位4至6年級學生為對象,分成有、無標記為ADHD兩組。 研究設計: 兩組各分成一半受試,分別觀看一卷出現ADHD 行為影帶與出現正常行為影帶,看完影帶之後,所有受試針對影帶主角填寫第一印象評量表、成功預測量表,以及作文表現評量表。 研究發現: 1. ADHD行為是影響教師與同儕在第一印象評量表、預測量表表現產 生負向知覺的原因。 2. 教師對ADHD 學生在作文表現的知覺不會受到ADHD 標記或 ADHD 行為影響。 3. 同儕對作文的表現會受到標記的影響。 4. ADHD 行為對作文表現沒有影響。 Effects of labeling and ADHD behaviors on peer and teacher judgments.研究方法 標記 ADHD Normal 行為 AD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金风2.5MW机组运行维护手册(1)(1).doc VIP
- YS_T 582-2023《电池级碳酸锂》.pdf VIP
- 超声波在化工领域的应用.docx VIP
- 2025-203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报告.pptx VIP
- 2024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pdf VIP
-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解读与教学实操.pptx VIP
- 2024年成都市青羊区初三一诊(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