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水江木材集市的历史变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清水江木材集市的历史变迁

试论清水江木材集市的历史变迁试论清水江木材集市的历史变迁万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清水江流域是侗、苗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杉木产地与木材 集散地,时至今日仍然保持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本文论述了该流 域内木材与山林的交易情况以及木材集市的历史兴衰,并提出了开发民族生态旅游 的一点思路。 [关键词]清水江;杉木林;木材交易;山林买卖;山林租佃;民族生态旅游木、松木、柏木以及种类繁多的阔叶林排山塞一、繁茂的林木与兴盛的水运谷,遮天蔽日。其中尤以锦屏、天柱、剑河等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江,在贵州境内地林木最为繁盛。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 长452.50公里,流域面积1757平方公里,源 年)的《黔南志略》则说:“郡内自清江(今剑河 于都匀市苗岭山脉斗篷山南麓中寨,流经黔 县)以下至茅坪(属锦屏县)二百里,两岸翼云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承日,无隙土,无漏荫,栋梁芒角之材,糜不具 州的都匀(市)、丹寨、福泉、麻江、雷山、凯里 备。” (市)、黄平、施秉、台江、剑河、三穗、黎平、锦清水江流域出产的杉木,具有“木干端 屏、天柱等15个县(市),进入湖南省境内,汇 直”、“纹理细致”、“人土不腐,作棺不生白蚁” 沅水而称源江,注入洞庭湖。 等特质。在民间,也有歌谣称赞杉木的诸多清水江流域在贵州省境内是苗族、布依 好处。这样好的木种不可能永远地埋没于深 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世居地。古代,这里是 山之中。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朝廷 天然林的广布之地,杉山重重叠叠,莽莽苍 在清水江畔的锦屏一带设置铜鼓卫,因屯军 苍,林涛滚滚轰鸣,碧波回荡。在崇山峻岭、 占地过多,引起了上婆洞林宽领导的失地侗 层峦叠嶂中生活着的苗、侗等族人民,长久以 民的起义。起义军拥众十万,相继攻克了龙 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仅是就地采伐以用于 里、新化、平察等千户所,直通黎平守御千户 生产和生活日常所需而已,因而森林的自然 所。明朝廷遣都指挥齐让率领湖广军队前往 生长蓄积量一直超过了人们的采伐量,森林 镇压,战败后又命楚王祯、湘王柏领兵三十万 资源有增无减。例如,《姜氏家谱》中记载的 进军讨剿。据《明史》和《黎平府志》记载:十 清水江边的文斗,在元代还是一片“丛林密 月,明军主力“由沅州伐木开道二百里抵天 茂,古木阴稠,虎豹踞为巢,日月穿不透”的深 柱”,镇压了这次侗民起义。这说明当时天 山箐野之地。《贵州通志》、《黎平府志》等史 柱、锦屏一带,还是漫山遍野未经开发的处女 志也记载说,自明朝以来,清水江沿岸数百里 林。这次征剿,带给了中原一条清水江两岸 林海茫茫,绿映天地。沿I、江两岸古树参天,杉 盛产木材尤其是优质杉木的信息,随着这一103万方数据·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信息的传递,清水江流域乃“杉木之乡”的美 排)遥向日边来。水哉何取真堪误,逝者如斯 名逐渐地传播开来。且莫哀。想象濯缨人去后,问谁饮犊傍山 清水江的货物运输始于南朝,齐武帝永隈。”咸丰时,湖南一知府名杨昌江,其路宿坌 明三年(公元485年),以南平阳县(今锦屏)、处所作的“沿途一道坌尘清,客趁清风玉境 东新市县(今瓮洞)的贡赋运输为主。北宋嘉行。河面宽时谁系艇,山头漫处古屯营。杉 佑二年(公元1058年),开始淮盐运输,供应 多地为禾田少,云重鞭随柳路轻”。诗作也勾 湘黔边境。明朝永乐年问,朝廷开始派“皇 勒出清水江两岸山多地少,林农以耕山营林商”到清水江中下游广征“皇木”,顺江流放至为业,放排打鱼为生的情景。 江淮,用于京城宫苑的建筑。紧跟着“皇商”水运与木贸的兴盛,带来了大量的人流、 之后的,是“民商”的涌至。这些商人纷纷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时输入了外地文 沿江两岸采购木材,于是清水江的水上运输化。中原商人来到清水江流域,打开了这里 逐渐发展了起来。长期封闭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原文化在苗村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天柱县侗寨的传播者。第一任县令朱梓在天柱县东北角建新市镇二、沿江重要的木材交易集市(今翁洞镇),筑宫殿数十间,募土著,聚客商,往来鱼、盐、木材泊舟于此,使之逐渐成为清清水江上游(自台江施洞口以上),河床 水江门户,入黔第一港。接着,又开设清江 狭窄,滩多水急,地势险要,放运木排十分危 (今鸬鹚村)、新民(鸬鹚村对门)等官庄,利用 险。一般情况下,仅能单漂流放或放运10余 清水江水运的便利条件,兴办商埠。雍正七 根杉木的小排。自施洞口以下,河床渐趋平 年(公元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提请开浚缓、宽阔,在正常水位下,可放运30~40根杉 自都匀府至湖广黔阳的清水江河道,总长木即10~20立方米的木排。锦屏县的卦治、 600余公里,遄行无阻,水运条件得到进一步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