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温暖与百感交集旅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次温暖与百感交集旅程

一次温暖与百感交集旅程   摘 要: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余华,从出道至今十几年的创作旅途中变化巨大,综观视之,可以用余华的一个作品集的名字概括为:一次“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本文将沿着余华的创作轨迹,从创作风格、外部环境、精神世界、人性深处等方面对其创作之路的变迁进行评析。 关键词:余华 创作风格 精神领域 环境变迁 人性 前后期转型 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末是以其“零度情感叙述”而知名的,读者在《世事如烟》和《现实一种》中看到的是作者冷眼旁观的无声冷笑,然而在《许三观卖血记》等新作中,余华则流露出隐约的悲悯和温情。前期的他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生活环境的压抑,他前期文章的风格都是阴冷、暴力和血腥的。从创作手法上来说,他这个时期的创作深深刻着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进入后期创作的余华,随着国内形势的大变化,逐步摆脱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将对人性恶性面的展演转变为对人民大众苦难生活的关注,因此他也越来越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总的来说,余华从对大师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创作的道路,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80年代中期的“先锋浪潮”中,余华迫不及待地要表达出自己精神上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他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文本世界――精神领域的真实世界。作家的不稳定性取决于他的智慧与敏锐的程度。作家是否能够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发现之中,这是最重要的。由此他写了《活着》以及后来的《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等所谓现实题材作品,用平淡的日常生活来化解“形而上”理念的尖锐性,以达到或部分达到自己阐释主观命题的目的。在这之后,余华投身于平凡而广博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的创作张力,表现出鲜明的民间立场。 余华对民间的亲近同样体现在叙述语言中,朴素、简明的叙事在文本中保持着惊人的自信:许三观反反复复的?唆与絮叨暗示了民间话语与知识分子叙事之间的分裂,也即民间话语对知识分子叙事的反讽。在《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乡村弱智者充当了叙述人,自父母双亡后,他从不愿到最后甘愿放弃自己的名姓,以其善良、忠厚嘲笑了一回看似聪明实则丑恶、残忍的“文化人”。聪明的强者对愚昧的弱者欺凌和愚弄的可悲不仅仅在于被欺凌者的孤独和屈辱,更在于那些自诩为聪明的强者庸碌无知和自身的悲哀,他们在愚弄别人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愚昧惩罚了自己。这又是一种反讽。 在对民间场景的展开中,余华看到了生存的丰富意义,小人物在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挤压逼迫下,既有弱小无助的一面,又有超凡的忍耐力和乐观精神,同样使小人物卑微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勃勃的生命力、深沉的震撼力。对民间的发现与诉说,使余华重新超越自我,成为“靠拢通俗文学的先锋作家”。 在新潮作家转型的变化轨迹中,文本情感的变化是较为醒目的。80年代中期至末期,由于这些“清醒的说梦者”只是关心来自主观的真实,甚至是梦幻的、想象的、呓语的,为此,他们刻意营造出了一个个有如梦幻般的世界:余华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劫数难逃的世界,生命在不可捉摸的周而复始的死亡循环中失望地延续着。 进入90年代,经过“先锋实验”文本与现实、读者的碰撞、整合,新潮作家们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与成熟;生存的苦难意识、精神的痛苦裂变开始成为众多“新潮小说”的核心内容,从而使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感性力量。 一个作家情感的深度似乎表达了他以生命体验这个世界的深度,小说不是哲学,它更看重的是对人的认识,更强调的是建立一个个人的情感世界。所以仅有理性和观念是不够的,只有当理性体现情感时,才会产生深沉的震撼力。在余华的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善良、高尚、温和、悲悯、宽容等人类的普遍情感成为小说的精神底色,苦难和孤独成为作家展示的主角,福贵、许三观等小人物的爱与恨、善与恶、刚与柔等多种矛盾性格和生命的韧性深深打动了读者,这恐怕也是其小说能够冲破语言障碍的“围墙”在海外获奖的原因之一吧。 余华真正被读者所接受并推崇主要是在后期,其后期的几部作品,几乎每部都堪称经典,比如《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等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并且《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还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还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文学奖、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和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还获得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