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生命教育几点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生命教育几点探析

大学生生命教育几点探析   【摘 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将伴随终生。本文就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探讨 今年4月份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已于前几天开庭公开审理,人们再一次为受害者的逝去感到痛心,同时也为杀人动机感到困惑和不解。近十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的报道屡见不鲜,而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更是轰动全国。每次见到这样的报道出现,我们都不仅要问,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吗?心理专家表示,一成以上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现象仍值得社会关注[1]。当今大学生对自我及其他生命体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失,让人不得不反思教育的本质和缺陷。加强大学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1 生命教育的内容 1.1 生命的高度 生命对于人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无法进行,也就没有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古今中外对此不乏论述。如《吕氏春秋“圣人忧虑天下,莫贵于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一再说:“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物。”“人牺牲生命来祭神,只是因为神的眼睛像人的一样,也是把生命看作最高的、最有价值的、最神圣的宝物。”[2]对于个人的生命,个人是无权处置的,而是应倍加爱护。在雅典,自杀者必须在自杀前说明自杀的理由,请示元老会批准。如果请示正式得到同意,自杀才被认为合法;而未经国家批准的自杀则被视为非法,死者不能享受正常的葬礼,尸体的一双手还要被砍下来另埋他处[3]。总之,生命对于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没有权利剥夺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 1.2 生命的价值 生命价值论是指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意义的一种观点[4]。生命的神圣性足以说明生命的内在价值,为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奠定基础。弗洛伊德说:“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强烈感受只能产生于对比,而不能产生于一种事物的状态中”。所以当没有危害生命的因素存在时,大家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因而很多茫然的大学生由于外在价值的难以实现也否认了生命的内在价值。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呢?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价值的含义:价值就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价值,必须不断地努力服务于他人,与他人形成一种关系。单独的某个人是没有外在价值的,或者说只有潜在的价值,只有当个人的某些属性能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外在价值才呈现出来,这时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觉得人生有意义。可见生命的外在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不懈努力,认为了价值的所在,我们才会去创造价值,才能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1.3 自我认知 “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前者主要从生物生理学上讲,指人们对生命体本身,包括生理结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情绪的认识;后者主要从社会学讲,指人们对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周围人际关系的认识[5]。只有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1.4 死亡观 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死”的状态,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6]。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不可取代的;死亡是非关系性的,因为它消除了对世界的全部关系,并把此再抛回到它的孤独中;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意味着活着的实存的最后可能性;此外,死亡是肯定无疑的,但它事实上的降临又是不确定的[7]。很多大学生一旦遇到学业、感情、生活等方面难以化解的问题时,就随意终结自己的生命,认为一了百了,殊不知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多大的伤痛。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能反向思考,即我都能坦然地面对死亡还有什么问题我不能面对呢,也许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 大学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1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专门开设生命课程,在德育课程中安排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教给他们有关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如正视自我、适应环境、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的情感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意识到随意处置生命是轻贱生命,要学会珍爱一切生命。同时,要使大学生获得死亡方面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知识,理性地思考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角色及死亡的价值所在。其次,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中,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构成一种旨在改善生命质量的综合性视角,使相关的内容融入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并占有足够的地位,从而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共同发展。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大学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