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瞿广慈-从艺术家到商人
瞿广慈:从艺术家到商人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瞿广慈说,他如今的商人身份比艺术家身份更有意义――他的“稀奇”改变的不仅仅是当代艺术市场价值和价格偏离的现状,他更希望改变中国社会长期僵化和陈旧的审美,甚至把“稀奇”的所有盈余捐做善款。
北京的三里屯,把向京和瞿广慈夫妇的“稀奇”压在了地下一层。对于曾经习惯于游离在雕塑和高尔夫球场之间的瞿广慈来说,“稀奇”顶住的可不仅仅是楼上商业繁华的三里屯和重量级的世界著名品牌。
现在的瞿广慈又多了一重身份,他是“稀奇”的老板,一个名符其实的商人。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他和妻子向京近年在拍卖市场上的总成绩,要超过中国其他所有雕塑家的总和。如今,他和向京大部分最成功的雕塑代表作品,被制作成艺术衍生品摆在稀奇店里,其中包括瞿广慈早期广受关注的《一切皆有可能》。
很多外国人看到这个站在树枝上打高尔夫的小人儿都觉得无比幽默,但对于瞿广慈来说,这件雕塑不光严肃,小人儿在树枝上挥出的这一杆更是意味深长。“这有点像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小的时候,谁又能想得到会有今天的一切呢?”
大城小事
上海闵行区一处破败的里弄深处,曾是向京和瞿广慈的工作室。在那里,瞿广慈浇铸过一个汽车模型,这是陪他们完成人生迁徙的重要成员之一―一辆吉普车。1999年夏天,瞿广慈研究生毕业,他们就是开着这辆吉普,载着他们的两只小狗“黑皮”和“花花”,从北京到了上海。
在此之前,向京在《大众电影》杂志做美术编辑。上班要起大早,瞿广慈就开车去送她,下班再去接她。那个时候没有手机,赶上向京加班,瞿广慈就一直在车站等。夏天还好,冬天冷得连车窗都不敢打开。有一次,向京下班已是后半夜,瞿广慈脸上盖着报纸早已在车里睡着了。向京看到在车里睡着了的瞿广慈,眼泪一下流出来,她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那一年,向京只完成了两件小作品,瞿广慈几乎什么都做不出来。
到了上海,他们主持了上海师范大学的雕塑系。学校领导为了让他们安心留在学校,把学校在市中心仅剩的唯一一块还能够盖房子的空地,给了他们做工作室。瞿广慈不敢相信,他问校长,“这块地将来是属于美术学院还是学校?”校长回答,“都不是,是你们的。”
“后来,每次有朋友来到工作室做客,也都不敢相信。他们觉得,学校怎么会把这么好的地方给了两个这么年轻的老师。”瞿广慈说。
在上海师范大学,年轻的瞿广慈仕途一片光明,他先后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和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主持了上师大的“无形画廊”。用向京的话来说:“学校给了我们一间小工作室,立刻可以开始做东西了。教学生,也是讲跟专业有关系的事情。生活一下子变得特别简单,这很适合我俩的脾气。”瞿广慈也说:“离开北京时,我觉得对于个人创作来说,已经完全释放了。”
随着教学年头越来越长,瞿广慈发现自己在面对学生们年轻的“生命力”时越来越力不从心,无论创作还是生活。在一次学生的毕业晚宴上,所有的学生挨个向他敬酒,向京告诉他,学生喝多少,作为老师就应该喝多少。“我不算能喝,但酒量也不差,一两个、两三个学生过来喝没问题。但所有的同学都过来喝,我都回敬就力不从心了。”瞿广慈说,“这是一个例子,无论在学生的创作还是生活中,我介入得越多,越心有余力不足。”
2007年,瞿广慈和向京递交了辞呈,让他们更加厌倦的是,体制内官僚之间的关系。瞿广慈发现,“制度不是建立在机制上的,是建立在人上的。可能今天来个领导,上进心强,他就推动两三年。但是换一个糟粕领导来了,就把前面的全部打碎。”
从“集体主义”到“鸟儿问答”
在学校的七年当中,瞿广慈有五年都没有做创作。从附中到研究生,一直从美院系统走过来,瞿广慈有太多的教学理想。“有四五年的时间,做创作做得很少,大多数是在做教学实验。”正是这样,他也同时积攒了一种能量,“等到最后两三年再做创作的时候,觉得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他把在体制内积攒的焦躁和愤怒,全部消化在自己的作品中,就这样,“集体主义”最终成型。
2007年9月,瞿广慈在上海证大美术馆举办了名为“集体主义”的重要个展。这个个展开启了瞿广慈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革命浪漫主义”在上海悄然拉开。
2009年,瞿广慈和向京又做出了人生的又一重大决定,他们决定离开上海,回到北京。当年的“黑皮”和“花花”已近暮年,瞿广慈和向京也已经进入了最丰富的创作期。带着他俩所有的助手和员工,他们来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瞿广慈的工作室大了许多,甚至在开车去工作室的路上,他也有心情欣赏从故宫角楼顶上升起来的朝阳。一年的冬天,当瞿广慈一个人躺在工作室二楼的阳光房里晒太阳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什么都感受不到了。过去的愤怒、不满、春风得意,一些化解不了的矛盾,当时间和空间的载体发生变化以后,他突然发觉,自己的表述方式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