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修订几点看法
关于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修订几点看法 摘 要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出现局部修定,本文拟就其中的细微调整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 七年级 语文 修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十年的改革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本文仅就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变动谈谈个人的观点。
本次的修订应该是2002版本的第二次修定本,第一次修定是2008年,当时只是非常小范围的调整,七年级语文上册,换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为小思的《蝉》和席慕蓉的《贝壳》,两文并为《短文两篇》,换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为梁衡的《夏感》,换冰心的《纸船》为《荷叶母亲》。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者多为小学时的课文。这次修订依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换了8篇文章,单元序列及组合变动较大。
原版七年级语文第一、第二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第一单元侧重讲人生感悟,第二单元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第三、第四单元关于自然世界的文章,第三单元选的都是一些优美的篇章,皆出自名家之手,第四单元则主要是关于自然世界的探索的内容,第五单元是以家庭、亲情为为主题,第六单元主要是以激发想象力为主题。本次修订以后,第一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第二单元以反映校园生活为主题,第三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第四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第五单元以探索科学进步为主题,第六单元仍然是关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文章。各个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涵盖古今中外,体裁多样,目的是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对比两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单元的位次调整了一下,主题性更加明确,内容安排上也更加合理,更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心理需求。但调整只是局部的,新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由原版的第五单元迁移而来,分别是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依然是(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也没有变动,鲁迅的《风筝》不见了,换成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鲁迅的《风筝》被换下,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稳居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篇,并且增加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相信这次调整不是删除,而是为了将其安排在最适合教学的地方。《散步》因其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主题又重新出现在第一课。 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思想单纯,开始就讲人生、理想、感悟确实不太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本次修订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地调整了学习的内容,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第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生深有体会,能够产生共鸣。
第二单元以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为主题,分别是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以及《论语》十二章。魏巍的《我的老师》,多年后又重新回归教材,原版八年级下册的自读课文《再塑生命》删减后改名为《再塑生命的人》移到这个单元成为讲读课文。《我的早年生活》和《王几何》是两篇新课文,《我的早年生活》写了丘吉尔的成功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选择的事业延续了童年的梦想,《王几何》这篇文章是给一位几何老师画像的,两篇文章语气幽默,很适合作为学生自读教材。《论语》十则变成《论语十二章》,从名字来看更加准确,古汉语中为乐曲诗文的一段成为一章,《论语》共分20篇,每篇若干章。而“则”是现代汉语表数量时的用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语录只保留了六章,新增了六章。 这单元主题虽然是以反映校园生活为主题,但除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外,其他均是以老师为主题,谈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并不多。
第三单元的主要面目变化不大,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何其芳的《秋天》都没有变化,只是梁衡的《夏感》变成了贾平凹的《风雨》,《古代诗歌五首》变成了《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阅读删除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原版教材的语文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后三首诗词安排一个课时,若时间不够,《天净沙不合理的,删去一首,既可以在课时上作出合理安排,也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且作为初一的学生,唐诗的韵律感、节奏感、音乐感强,内容又比较简单,适合刚入学的学生作为入门课程。在初一的十首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中,唐诗占了七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单元主要是原版第一单元的篇目,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莫顿 均没有变化,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加星号成为自读课文,《童趣》换成《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的一篇经典,《礼记》的一篇《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讲的是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从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