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内涝现象加重引发的思考_城市排水设施规划的改进对策.docx

城市内涝现象加重引发的思考_城市排水设施规划的改进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内涝现象加重引发的思考_城市排水设施规划的改进对策

城市内涝现象加重引发的思考——城市排水设施规划的改进对策赵珑璟【摘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城市规划中,做好排水设施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给多个城市带来重创,需要政府和规划界进一步明确城市排水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明确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关键词】排水设施规划;城市内涝;改进对策运、首都机场部分飞机延误等严重后果。近几年暴雨频频来袭,仅2013年就发生了众多城市内涝现象,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和损失(表1)。尤其是我国沿海地区频繁受灾,2012年的“海葵”,2013年的“菲特”重创华东地区,上海全市50多条段马路积水;江苏东南部各大城市积水也较为严重;浙江杭州十余路段积水,西湖罕见水满;甬江流域面雨量接近百年一遇,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流域性洪水,其中,灾区余姚的总降雨量相当于68个西湖的总水量,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导致排涝任务艰巨,进程缓慢。此次降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妨碍城市运作,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浙江本次直接经济损失达124亿,对城市影响巨大。在公众看来,台风等自然灾害是检验城市健康与否、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的试验石。遗憾的是,几乎每场暴雨都会将城市浇得“原形毕露”,暴露了城市“重上轻下”的软肋(图1—图4)。1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情况概述内涝发生如今,因排水能力不足所引发的城市暴雨积水现象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凸显。暴雨频发,暴雨内涝给城市造成很大的损失。如北京2011年6月大暴雨,短短两个小时降水达到176毫米,石景山等多地出现严重积水,造成了多辆汽车被淹、数人死亡、部分地铁停暴雨、内涝等气象灾害,之所以能轻易表12013年我国城市涝灾现象一览表图1杭州市内涝现象图2余姚市内涝现象图3苏州市内涝现象图4上海市内涝现象江苏城市规划JIANGSUURBANPLANNING222014年第4期总第233期城市基础设施规划UrbanInfrastructurePlanning地造成严重损失,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及相关专家总是将城市内涝的原因归结为暴雨强度大等自然原因,其实究其根源在于城市排水系统长期建设滞后。排水能力、排水标准低下及管道老化等问题凸显,现有落后的排水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飞速发展,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因而出现多个城市“逢雨必涝”的局面。城市暴雨致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并深入认识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尽快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2.3城市总体规划与排水设施规划存在冲突现行城市排水设施规划设计一般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因此排水设施建设常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排水流域分区很多情况下不能被城市规划建设区所覆盖,导致排水设施在各区的设置和管理上难以对接,并且规划区以外的汇水面积如何测算缺乏相关依据。从有效期看,城市排水管网的服役期多在50年以上,在此期间至少要经历3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期一般为20年),城市的飞速发展促使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合理地预测存在一定难度,可能导致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的服务范围及硬件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城市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不足的缺陷就不断凸显。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存在问题22.4城市蓄水工程建设滞后,雨洪消纳能力不足把暴雨尽快、尽可能多地排出城市,这只是涝灾应急时最好的选择,但当降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排水十分困难。我们总谈及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管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却忽视了他们的蓄水能力及其对城市雨水排放的重要意义。日本东京和大阪街头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雨水可以轻易地在此汇聚,渗入地下。在更多的国外城市,蓄洪池等集雨工程早已成为城市常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可调蓄雨水的湖泊、河沟、水塘面积不断减少,加之蓄水工程建设滞后,导致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2.1城市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原本已经超负荷运行的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更大压力。目前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致使土地硬化面积增大,城市化建设使得大量绿地、湿地、湖泊被硬化路面所替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方面表现为地面摩阻减少,径流系数增大,水流速度加快,地面径流快速汇集,增加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雨水的自然入渗,下渗量减少,地面和植被的截流作用减弱,最终使得现有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2.2排水设施设计标准过低排水系统标准设计较低是制约城市排水能力的重要因素,城市水灾都发生在汛期,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