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起搏新概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 ——选择性部位起搏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徐 伟 2009-09-25 上海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Danish Study 结论 在病窦患者中,心房起搏与心室起搏相比,提高生存率,减少AF和血栓的发生,减少心力衰竭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CTOPP 结论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风或死亡中,生理性起搏(双腔或心房)与心室起搏之间无差异 生理性起搏减少AF的危险性 MOST Sub-study 研究结果 结论: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可以成为AF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心室起搏每增加1%,AF的发生也增加1%) Search AV Extension and 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for Promoting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所谓的“生理性起搏”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根本原因 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使左右心室激动不同步,带来有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生理性起搏的再定义 房室顺序激动 频率应答起搏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1) 对具有自身房室传导功能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右室心尖部起搏 “对于需要植入双腔起搏器,并且有自身AV传导 病人来说,需要使病人的心室起搏比例最小化”   -美国心脏学会, 循环杂志, 2005年1月17日 生理性起搏发展的新方向 2007年ESC明确指出: 2007 年的ESC Pacing and CRT Guidelines 针对病态窦房 结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起搏治疗方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MPV概念及最小化心室起搏的治疗策略。 (MPV= Minimization of Pacing in Ventricular) 对于必须心室起搏的患者,例如高度AVB、永久性AF伴长间歇等,可选择较 生理的起搏部位,减少传统的心尖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心脏选择性部位起搏 较生理的起搏部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 His束旁起搏 各种流出道/间隔起博与心尖部起博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一) 各种流出道/间隔起博与心尖部起博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二) 选择性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RVA vs. RVOT/室间隔起搏 研究规模小,数量有限 均 100 名患者, 大多数 20 患者! 入选病例适应症不同,有的伴房性心律失常 心室起博的百分比不同 大多数随访时间短 对照的方式不同,有的自身对照,有的是对照组 方法学不同 电极导线位置 起搏模式 观察的指标不同 各种流出道/间隔起博与心尖部起博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三)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2006年Victor 将28例永久性房颤、EF=45%、房室结消融后植入DDD起搏器,在右室心尖部和间隔部分别植入一根电极导线,在AAI和VVI模式下进行起搏,3个月后交换起搏位点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影响 陈柯萍等比较了RVOT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同步化指标的急性期影响 主肺动脉射血时间差(PPEI-APEI)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数(Ts-SD)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影响 徐伟等比较了35例右室起搏依赖患者随机分为RVOT和右室心尖部起搏,随访二年后观察对心脏同步化指标的中长期影响 观察指标: 主肺动脉射血时间差(PPEI-APEI)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数(Ts-SD) 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脏左室功能的影响 徐伟等比较了35例右室起搏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和右室心尖部起搏,随访二年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中长期变化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临床研究: Effect of Pacing the Right Ventricular Mid-Septum Tract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Low Ejection Fraction CARMINE MUTO(Italy) 273例持续 AF、LVEF30%、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接受 VV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