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洋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可打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可打印)

第三章海洋非生物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Boyd模式 DOt = DOdusk±DOdf-DOf-DOm-DOp 式中:DOt为天黑t小时后的溶氧。DOdusk为黄昏时的DO;DOdf为扩散引起的DO得失;DOf为鱼呼吸耗氧;DOm为底泥呼吸耗氧;DOp为浮游生物群落呼吸耗氧。 这一模式成功地预测了沟鲶池塘夜间DO的变化,Boyd将模式的成功归因于浮游生物群落呼吸在DO消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计算浮游生物呼吸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各耗氧组分在夜间DO降低中所占比例为:DOp82%,DOf 9%,DOm5%,DOdf 4%。 Boyd模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影响夜间DO变化的各个因素,如果能够估算出各组分的量值,应该可以准确地预测池塘黎明的DO值。然而,逐项求解各项呼吸组分耗氧量的过程相当复杂,非专业人员很难掌握。Olah模式和WPRD模式则提供了计算池塘夜间溶氧变化率的近似方法。这两种模式均可划分为呼吸组分和扩散组分,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全池呼吸组分的计算方法不同。在Olah模式中,全池呼吸率仅与DO水平有关,而在WPRD模式中,全池呼吸率与水温有关。 WPRD模型 WPRD模型(全池呼吸一扩散模型): d(DO)/dt = CekT + KL/PD(SAT(T,S) – DO); KL = 0.0036(8.43W0.5 – 3.67W + 0.43W2) 式中:C为呼吸系数(mgO2/L·h);k为呼吸随水温的瞬时增长率(℃-1)。其中k由恒温下所作的室内呼吸试验得出其估计值为0.0542。呼吸系数C的估计通过计算平均呼吸率(r)和平均温度而求得。 Olah模式 d(DO)/dt = -R(DO) + KL/PD(SAT(T,S) – DO) 式中: R为 Olah呼吸系数(h-1); d(DO)/dt为池塘溶氧量随时间的变化率(mgO2/L.h);KL为氧气运输系数(m/h);PD为平均池塘深度(m);S为盐度(g/kg);AST(T,S)为在水温为T℃、盐度为S时的饱和溶氧量(mgO2/L)。将Olah模型拟合黄昏及黄昏后3h DO观测值,可以估计出Olah呼吸系数R。 评述: 为查明究竟哪种计算方法更为准确,Madenjian监测了海水虾(Panaeus vannamei和P. monodon)池夜间的DO、水温和风速,实验结果表明, Olah模式经常偏离观测值,而 WPRD模式更接近观测值。因此,夜间池塘系统的呼吸率与水温相关性更强一些。 将全池呼吸率作为一个整体的处理方式是粗糙的。然而,目前尚未找到一种计算浮游生物呼吸的准确而简便的方法,也未找到计算“底泥”呼吸的可靠而简单的方法。直接计算全池呼吸率是预测溶氧变化率的捷径。 已有的预报黎明DO的方法都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研制出来,经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由于地理条件、天气状况、池塘情况、养殖类型千差万别,并非所有的预报方法都能普遍适用。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该因地制宜,将已有的成果结合具体实际,经过适当的修改和验证之后求出切实可行的预报方法。 越冬池冰下氧气平衡模式 雷衍之,1986。越冬池冰下生物增氧的一个氧气平衡模式。水生生物学报,10(3):209~216。 (O=P+W冰+W补-Rf-Rw-R底-W渗 三.呼吸强度与呼吸系数 一般以有机体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称为耗氧率。耗氧率代表有机体的呼吸强度,亦即其代谢强度。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称为呼吸系数(呼吸熵 ,R·Q):R·Q= [CO2]/[ O2] 当脂肪完全氧化时,呼吸系数为0.71,蛋白质为0.81,糖类为1.00。但有机体进行呼吸时,不会单独氧化糖类、脂肪或蛋白质一种,而是几种同时被氧化,因此呼吸系数一般在0.71~1.00之间。但是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嫌气性呼吸时,呼吸系数可能大于1。呼吸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谢的质量。呼吸强度因有机体本身的状况(内因)和外界条件(外因)而变化,内因包括物种属性、年龄和体重、发育期、性别和生理状况等,外因包括水中溶氧量、水温、盐度、盐类成分、pH、水流和水质状况、光照、单个或集群等。 1.内因:不同种类生物,其呼吸强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生物的呼吸强度也因种种因素而改变。一般说来,形体越小,呼吸强度越大,因为有机体的代谢强度是和身体的表面积成正比的。饱食状态较之饥饿状态呼吸强度要大。 动物在活动状况的耗氧率远超过静止时,同样地活动性大的动物的呼吸强度一般要高于活动性小的动物。 呼吸强度还因动物的性别和发育期而有变化。在鱼类中雄性耗氧率常大于雌性。很多动物在生殖期耗氧率增大。 2.外因: 含氧量 生物的呼吸对含氧量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部分动物的呼吸强度取决于水中含氧量,在一定范围内,它们从水中吸取氧的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