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docVIP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 摘要:随班就读实现让特殊儿童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正常地学习、生活。近年来,普通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通过“真诚理解”、“营造氛围”、“对症下药”、“挖掘优点”等措施,介绍对这类儿童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儿童 情绪与行为障碍 随班就读 教育 近年来,普通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师遇上这类儿童最大的感受是“烦”、“难教育”。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在辅导了一次两次后就失去了耐性,最终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耐心地辅导,孩子的症状是会改善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的。笔者曾历时三年多对一个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背景】 两年前,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一个面容清秀但情绪、行为异常的男孩——李某,走进了我的教学生活。开学第一天,就发现他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整节课要不钻在课桌下,要不就摆弄着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暗示他,提醒他好像也无济于事。课后找他谈话,他瞪着眼睛,撅着嘴巴,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以后的几天里,他仍旧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态度。我忍无可忍,就当众批评了几句,结果整节课他就以咬牙切齿、频发怪声作为抗议,搅得我没法进行正常教学。好不容易挨到阳光体育时间,带着全班学生去操场活动了,结束后回到教室,我惊呆了:教室里一片狼藉,所有的课桌椅都推倒在地,学生的书包、书籍、橡皮、铅笔之类散落一地。原来李某趁大家离开教室之际,推翻了所有的课桌椅。此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向我告状,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了解到了他的种种“罪行”:经常欺负班级同学,大家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因为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就拿着美工刀扬言要捅死对方;曾把教室的窗帘全部剪掉……听着一条条“罪状”,我不寒而栗,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一个怪异学生呀!怎么办呢? 怀着郁闷的心情拨通李某家的电话,李妈妈急匆匆赶到学校,了解真相后,对孩子先是一番劈头盖脸地批评,然后也很无奈地述说孩子在家的表现:不喜欢做作业,也不喜欢跟人交流,只喜欢沉迷在电脑游戏中……有次因为一上午玩电脑,被他爸强行关闭电脑,切断电源线,李某气得砸坏电脑以解心头之恨,最后以爸爸的一顿毒打结束这件事。妈妈一个劲地强调一家人用尽各种办法,软硬兼施,可是孩子的情绪行为是越来越异常,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后来,李妈妈带着上海新华医院的就医诊断书来找我,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情绪行为障碍,现在除了要接受医院的治疗外,还需要家里以及学校老师的辅导教育。 【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这样严重的问题学生呢?与其父母的多次沟通交流后,了解到李某父母一直在外做生意,孩子一生下来就由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两位老人带着孩子基本上足不出户,孩子到四岁才开口说话,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使他与人交流很困难。到了上小学年龄,被接到父母身边,父母为了弥补,对其宠爱有加,听之任之。长期的放任自流,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强,情绪与行为越来越异常了。 【措施】 本人除了积极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指导家庭教育外,还从网上、书籍上了解这类儿童的心理需要以及行为干预的措施,希望从学校教育入手,改变其异常的情绪行为。 一、真诚理解,将心比心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行为的人,其内心的痛苦,别人没有过类似经历,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而老师、家长、同学的责骂或嘲笑,都会带给孩子无尽的压力与自卑。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此时,如果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那么,他将会获得多大的内心的安宁和力量呢?所以教师首先在观念上需先自我调适,以博爱之心来对待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感同身受,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了解他,并进一步理解他为什么出现这种破坏性行为。只有正确认识他的行为,理解他的表现,才能包容他的过错。包容他并非迁就纵容他,而是帮助他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从本质上改变他。当与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建立起了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对待李某,每次我都将心比心,站在他的立场上跟他沟通。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他跟体育老师较上劲了。当我匆匆跑到剑拔弩张的现场时,我拍拍他的肩膀,轻轻地对他说一句:“是不是又没控制好自己?”他野兽一般的神态举止马上消失,局面马上就变了。很多时候,原本怒气冲冲的他一见到我就耷拉下脑袋,乖乖就范。其实我知道这来自于我真诚帮助他的决心,来自于我相信他是个好孩子的坚定信念。这让他对我产生了绝对的信任,愿意接受我的教育。 二、营造氛围,全心接纳 情绪与行为障碍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