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的实际难题:究竟应根据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来进行教学?.doc

实施中的实际难题:究竟应根据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来进行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中的实际难题:究竟应根据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来进行教学?

实施中的实际难题究竟应根据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来进行教学? 对于非常优秀的教师来说,只有《标准》,没有相应的教科书,也是能把教学活动组织好的。当然,这只是少数人可以办到。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教科书已是经过许多教材建设的专家,把《标准》的要求具体化为适于教学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它在体系结构上更适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具体、更详实,方法上除了突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更便于操作,而且便于学生阅读和使用。而课程标准是给课程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阅读的,不适合学生阅读。因此,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还要帮助学生用好教科书。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和学校之间差别很大,一种教科书要适合全国,很难做到,因此,这也是教科书必须多样化的理由之一。于是任何一种教科书都有其对象的适应性和编撰者的个性,在多样化的教科书面前,学校和教师要认真选择。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完全符合你的需要,还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补充、删节、修正,力争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于是,我们可以领悟到,教科书的编撰者和任课教师的共同任务,都是创造性地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要求。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只读教科书,依据教科书进行教学,而不读《标准》,甚至有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把《标准》做到人手一册,并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这是不对的,应尽快纠正。 《标准》的知识点要求少,要求低,是否会降低生物学教学质量? 以上种种,都反映了知识观方面的认识问题。标准没有减弱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在《标准》的目标中,在知识目标方面有三条: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各主题的具体内容的标准中,主要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之所以会有那种感觉甚至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是习惯于原大纲。原大纲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展开的,常常拘泥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在知识上繁、难、多、旧较为突出,这正是需要改革的。当我们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科发展三者综合考虑选择知识内容时,不可能也不应该保留那些繁、难、多、旧的知识内容。 二是什么是基础知识(还有基本技能),绝不是本学科知识越多、越细就越好,而是要选取那些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最必要的知识,以及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些新知识,并且更多地要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也就是许多教师经常提到的经验:要使学生会学而不只是学会,“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是如果学生确实学得很主动、很活跃(而不是乱),就大可不必担心会降低知识质量。知识需要记忆,但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奏效。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大脑和双手,掌握知识的质量将会提高,而且会发展出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各种能力,俗话说越学越聪明。当然,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要有教师的组织和指导,重要的知识或结论,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共同的、扼要的认识。 与此相关,还有教师问到考试是否要考虑基础知识。课程目标中就有知识目标,考试(评价方法之一)当然可以考。但要注意更多地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考死记硬背。 2002-11-17??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标准》提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教师还需要讲课吗?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还远没有组织实施好标准规定的探究活动,还没有总结出成功的、丰富多彩的经验,至于理论上的提高,更须待以时日。而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师出现了犹豫和彷徨,在这种心态下才提出了“教师还需要讲课吗?”的问题。 几十年来,我们都在研究和实践着怎样讲课,于是,教学论成了“教论”,而“学论”研究甚少。怎样讲课,实在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还有可取之处吗?有的。提倡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不要或废止教师的讲述或讲解,关键是讲什么,什么时候需要讲,怎样讲。教师的讲述、讲解,总体上应该减少,应该围绕探究活动的需要讲,学生能够解决的事就不必讲。探究中无论是科学方法上,还是认识上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相互交流都难以解决的时候,需要教师讲;在小组形式活动中,更多地是对小组和小组中的个别同学讲,也就是有更多的个别指导等等。甚至我们也不排斥在一些时候,一些问题上,教师精彩地讲,精辟地讲。 然而,《标准》实施的初期,主要的难处还在于能否把探究性学习开展好。要在这方面集中精力,细加准备,扎扎实实做好,万万不可搞花架子,外行人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并无多少收获。 科学深究一定要遵循“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过程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