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 蘑菇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组 宋金娣 (一)栽培技术 世界上人工栽培双孢蘑菇起源于法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蘑菇已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现在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在栽培双孢蘑菇,双孢蘑菇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食品。双孢蘑菇蛋白质含量居食用菌之首,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它含有6种,其含量占全部氨基酸的36%以上,特别是赖氨酸含量最多,占蛋白质的10%,这对平衡营养成分,特别是对于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的人们来说更是必需的。此外,双孢蘑菇中多糖、核苷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维生素D原含量亦很丰富,经常食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健肝、降血压等有显著的功效。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栽培蘑菇,近10年来随着南菇北移步伐加快,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中部平原地区生产量激增,已成为全国蘑菇产业的主要产区。在2000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突破50万吨,2004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孢蘑菇生产大国。 一、生物学特征特性 1、营养 双孢蘑菇是典型的草腐菌类食用菌,因此稻草、麦草、玉米秸秆等禾本科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为蘑菇提供碳源营养,畜禽粪为菌丝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物质,尿素、硫酸铵等化学性氮肥为发酵期间的产热放线菌提供氮源,而放线菌菌体又为蘑菇菌丝提供了优质的氮源物质。磷钾肥和多种微量元素也是蘑菇生长的必要营养。其具体的营养配比可见生产配方。 2、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2℃,最适温度为22-25℃,在适温下生长的菌丝浓密、粗壮。温度过高,菌丝稀疏、细弱无力;28℃以上菌丝生长速度下降,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培养菌种的室温以20-24℃最宜。子实体分化形成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15-22℃。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23℃以上的高温,幼菇停止生长而渐干枯死亡。在江苏 3、湿度 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达70%左右,子实体分化形成时期,要求覆土层含水量在1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出菇阶段,特别是当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覆土层含水量要求达到90%。 4、氧气 双孢蘑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空气中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0.1%~0.5%,不能超过2%。在出菇期,0.1%以上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子实体毒害作用。二氧化碳浓度达1%时,菇体菌盖变小,菇柄伸长,易开伞。二氧化碳含量达5%时,停止出菇。因此,在各生育阶段都要注重菇房通风状况,防止菇房二氧化碳积累影响菇体生长。 5、酸碱度(pH值) 蘑菇菌丝在pH值为5~8之间都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6.8~7。偏碱性的培养料可抑制杂菌的生长。因此,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用石灰调节在7.5~8之间,覆土层的pH值也调节在7.5~8之间。出菇阶段pH值降至6.5左右。 6、光线 双孢蘑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条件下,长出的子实体颜色洁白圆整。光线过亮或直射光太强,会使菇体表面发黄变褐,菌柄细长,菌盖歪斜,品质下降。 二、菌株类型 蘑菇品种按菌生长类型可以分为匍匐型、气生型、半气生型3种类型。 1、AS2796 该菌株由福建轻工研究所用单孢杂交培育出的高产菌株。是近几年我国蘑菇生产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该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半气生型,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偏快,一般不结菌被。菌丝较耐肥耐重水和高温,菌丝爬土能力中等偏强,扭结力强,成菇率高。出菇温度15-25℃,菇体大朵、圆整、结实、菌盖肥厚、柄粗短、无脱柄现象。菌褶紧密,色淡。该菌株要求投料量足和高含氮量,薄料和含氮量太低,可能产生薄皮菇和早开伞现象。 2、117 由福建三明真菌所选育出,菌丝匍匐型。菇体中小型、洁白圆整、菇顶平或略有凹陷、出菇温度18-24℃、抗逆性强、适宜作鲜销品种。 3、苏蘑一号 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菌丝气生型,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出菇温度为10-30℃,出温度范围较广、耐肥耐水、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菇色洁白、大小适中、朵形圆正、菌盖肥厚、菇柄短小、菌褶紧密、不易开伞。较适合于江苏地区的冬季和春季栽培。 4、棕色蘑菇 由野生蘑菇选育出,菇体棕褐色,菌丝半气生型,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出菇温度为8-23℃,出温度范围较广,较耐低温,适应性较广,产量较高。菇形圆正、菌盖肥厚、菇柄短小、菌褶紧密、不易开伞。较适合于江苏地区的冬季栽培。在欧美市场棕色蘑菇价常高出白色蘑菇价20%以上。棕色蘑菇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蘑菇绿色食品的首选品种之一。 三、栽培方式 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和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造成蘑菇栽培方式的变化。目前,在世界上蘑菇栽培的方式有工厂化栽培和季节化人工栽培两种方式。其中又按资源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