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湘湖
??“览亭远眺”:湘湖东南的石岩山顶,明代建有“一览亭”, 登临此亭,近处湖上景致,远处三江风光一览无余。? ?“先照晨曦”:石岩山巅北部,距一览亭50米处,有先照寺,始建于宋朝绍兴年间,清朝光绪年间重修,为观日出胜地。? ?“跨湖夜月”:明代在湘湖葫芦颈处筑塘建桥,将湖面分为两部分, 此桥名为跨湖桥。桥边有一亭,每当皓月当空的夜晚,坐在亭中 或登上石桥赏月,令人心旷神怡,别有风味。? ?????“杨歧钟声”:湘湖西南的杨歧山有杨寺,又名崇福寺。 此寺依山而建,门对湘湖。早晚钟声,随风荡入湖面, 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横塘棹歌”:湘湖南面有横筑塘,旧时建有泄洪闸, 塘边芦苇丛生,鱼虾出没,渔民在此捕捞,渔歌互答,胜似天籁。? * * 话说湘湖 第一讲 你去过湘湖吗? 西湖 湘湖 湘湖为处子,……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 ——[明]张岱 湖上景区 湘浦景区 越楼景区 跨湖桥景区 湘滨秋泛八首·其五 清·王勉 村前少妇茜裙新, 唱罢菱歌忆采莼。 若把湘湖比西子, 不知誰是浣纱人。 城 山? 宋·华镇 兵家制胜旧多门, 赠答雍容亦解纷。 缓报一双文锦鲤, 坐归十万水犀军。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唐·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岭横秦望,西陵拱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湘 湖 清·毛万龄 遍历吾乡胜,湘湖景更幽。 水遥青靄合,波静白云浮。 欲雨山如画,临风树近秋。 开尊一叶片,飘渺在丹楼。 第二讲 你知道湘湖的历史吗? 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独木舟 船体残长560厘米,船头宽29厘米,船身宽52厘米,船体内深不足15厘米,底部与侧舷厚度均为2.5厘米。独木舟基本保存完整,船头上翘,船体较薄,可见侧舷,通体光洁,松木材质。其周围有木桨、砺石、石锛、锛柄、炭灰堆、编织物及桩架结构,遗址现场一处为独木舟加工作坊。 雍容赠答缓报一双文锦鲤, 智胜马门坐归十万水犀军。 位于湘湖越王城山上的句践祠 ——费黑 杨时(1053一1135),字中立,号龟山,福建省将乐县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政和二年(1112)调任萧山县令。当时县城周围的崇化、新义、由化、夏孝等乡农田易涝易旱,连年遭灾。熙宁和大观年间,县民曾两次奏请在低田处筑堤蓄水为湖,以浇灌周围农田,均未实现。杨时到任后,实地勘察地形,会集各方意见,决定“筑两塘于南北,一在羊骑山、历山之南,一在菊花山、西山之足,两相拦筑,而其潴已成”。废低洼田3万余亩,周长80余里.蓄水成湖,用以灌溉周围9乡农田,受益面积达14.68万余亩。因其地山水清幽,景若潇湘.故名“湘湖”。人们为纪念杨时开筑湘湖的业绩,于明成化元年(1465)在城厢镇西门外净土山麓建造德惠祠,以颂其功德。 杨时 ——明·袁宏道 湘湖在萧山城外…… 湖面甚狭,行数里即返舟。同行陶公望、王静虚, 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 宋代湘湖 (面积:37000亩) 民国时期的湘湖 (面积:10000亩) 湘湖农场 砖瓦厂挖土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作为土生土长的萧山人,我对湘湖的情结深厚,当年在上海读大学时,每次放假回萧山,沿杭萧公路一到西兴,看到湘湖碧波粼粼,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们应该重视对湘湖的保护和开发,让姐妹湖比翼双飞,成为“人间天堂”两颗灿烂的明珠。 ——萧山电大楼柏青副教授 第三讲 如何开发好湘湖? 一、 “历史湘湖”——凸显历史内涵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闻堰老虎洞山莲花寺 此地曾传尝胆事, 我来犹忆卧薪人。 —— 明·刘宗周 蒙山寿域 西山霁雪 二、 “文化湘湖”——提升文化品位 莼羹鲈脍 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讲的是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起故乡的莼羹鲈脍,便弃官归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萧山湘湖的莼菜也有着浓厚的“莼鲈之思”。为此,他对萧山“往来频”,常兴致勃勃“小艇湘湖自采莼”,或“携友共采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