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史略 上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史略 上篇

道家史略 上篇 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 其三元者, 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 其三气者,玄、元、始三气也。始气青,在清微天;元气黄,在禹余天;玄气白,在大赤天。故云玄、元、始三气也。又从玄、元、始变生阴、阳、和。又从阴、 阳、和变生天、地、人。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三代天尊者,过去元始天尊,见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玉晨天尊。 道之为用也,无言无为;道之为体也,有情有信。 无为则任物自化,有信则应用随机。自化则冥乎至真,随机则彰乎立教。 《经》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此明太上浑其心,而等观赤子也。 《书》曰:不独亲其亲,天下皆亲,不独子其子,天下皆子。此明圣人体其道,而慈育苍生也。 中国道家代系长远,纵观道家文化的起源于相传的古迹及现有的历史资料,可知道家的史系,可源自三黄五帝的远古时代,故叙道家史系,需从三黄五帝而起。 凡民族之习俗文明,皆延续于对宇宙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庶物的信仰崇拜,至而建立人文哲学思想,更进而确定精神文明基础。中华原始科学,哲学文明,孕育时间经历五千余年,空间纵横一万余公里,直至二十一世纪。   ?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 (三皇为伏牺、神农、黄帝。五帝为少昊、颛顼、高辛、唐、虞。) 包牺氏又称伏牺氏,据专家学者考证,伏牺氏故里为甘肃天水,约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山顶洞人”,距今约八千年以上, 其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伏牺氏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传说伏牺氏:正姓氏,制嫁娶,做网罟,画八卦,造琴瑟,定官职,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道”之始者,并兼原始科学发明,天文、地理、人文等学家,无所不能,其记载颇多。 《古今图书集成》曰:上古伏牺时,龙马负图出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牺测之,画八卦。 《隋志》曰:伏牺仰观天,俯察地,依据太极图,河图,洛书,刨制包括日、月、五星运动规律。 《易》曰:伏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孔子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古者:伏牺至尧舜为上古,上古尚象。夏,商,西周为中古,中古尚占。东周春秋战国为下古,下古尚辞。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可说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历史上唐、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三皇有以天皇、地皇、人皇为名。五帝位序中,太昊伏羲居于北辰,炎帝居于南方,少昊颛顼居于西方,帝喾居于东方,黄帝居于中位。 三皇五帝尚未被人们接受为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仍被普遍地看作是神话传说。但是,三皇五帝时代作为中国文明早期阶段的称呼,符合中国历来的认识,又大体符 合考古发现的上古文化面貌,应当成为夏代以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名称。 从三皇五帝断代工程中,考古年代表上显示: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斐李岗文化等阶段性,均与古代同 期的冰河洪水天灾相终始。因此,可以肯定不同文化的更替,是由于上古洪水和海洋进退引起,并同时引发三皇五帝时代的更替,三皇五帝的诞生,就是面对天灾人祸挺身而出的驭世英雄;三皇五帝时代也就是战胜自然灾害后,又创造了更辉煌的人类文化与文明智慧的延续。 对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考古未必能再现原貌。但有学者据贾湖遗址占卜实物考证,伏牺作八卦是可信的。据《史记.天官书》和易洛魁人、玛雅人的实际表明,黄帝考定星历、牺和占日、常牺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实。二十八宿产生很早,黄帝时已在应用是千真万确的。文献可以通过考古以外的途径验证,拘泥于出土文物有时反而会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 夏 ?(公元前2224年—公元前1766年)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朴实质直的天文时代 “道”之一字,上下交通,联系形上,形下的全环,博大精深,后世道家与道教即渊源“道”字的观念而加以扩充,故言:“黄老之术”皆为道家与道教的通称,如司马迁所言:“黄帝者,学者之共术也”。这意味深着,中华民族文化原始渊源于黄帝的学术。后世道教称黄帝学道于广成子。“广成”即集其大成之意。道家的天人合一,人神同体,天道观念,都基于上古三代“尧,舜,禹”的文明思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