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史,文学,古籍,报告,分析
译文名著文库
嘉莉妹妹
[美 ]德莱塞 著
裘柱常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本序
西奥多·德莱塞 (Theodore Dreiser ,1871—
194 5 )是美国近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于
一八七一年八月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移民
家庭。德莱塞的童年生活很不稳定 ,常常跟着母亲
到处流浪。德莱塞在读高中期间就被迫辍学 ,只身
到芝加哥谋生。在那里他当过洗碗工、锅炉工 ,还
干过其他杂活。后来在一位女教师的资助下 ,去印
第安纳大学读了一年书。在这所大学里他接触到了
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等人的作品。不过 ,他感
到大学的学习还是不能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年以后他再次回到芝加哥 ,继续在生活的底层从
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
成年以后 ,德莱塞希望谋求另一种发展 ,决心
投身报界。他先后在芝加哥的 《每 日环球报》、圣
路易斯的 《环球—民主报》和 《共和报》以及 《匹
兹堡先遣报》担任记者。1894年德莱塞来到纽
约 ,一开始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终 日饥寒交迫 ,曾
一度想投河 自尽。后来在哥哥保尔的帮助下 ,终于
走进了纽约 《每月》杂志 ,做了一名编辑和主要撰
稿人。记者的生活要求德莱塞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
美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
下了深厚的基础。
德莱塞 自身的苦难经历 ,使他对生活在社会底
层的普通人民的疾苦感触极深。他曾在 自传中这样
写道 : “任何形式的苦痛——不管是筚路蓝缕的四
邻、贫瘠的农场、疯人院、监狱 ,任何地方的一个
人或一群人 ,只要显得缺乏生计 ,或被剥夺了正常
的生活享受——都足以在我内心引起一种思绪和情
感 ,好像我也身受其痛 〔1〕。”他迫切地希望把他
自己的生活感受告诉人们 ,揭示出种种令人迷惑不
解的生活实际。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 ,他开始了小
说创作。德莱塞一生写了 《嘉莉妹妹》、 《珍妮姑
娘》、 《金融家》、 《巨人》、 《天才》、 《美国
的悲剧》、 《堡垒》、 《斯多噶》等八部长篇小
说。此外还有 《锁链》、 《漂亮家具》等许多短篇
小说以及戏剧、诗歌、散文等多种作品。德莱塞的
作品曾在美国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但褒贬不
一。一段时期甚至遭到主流社会的强烈指责 ,因为
他的作品冲击甚至动摇了在这以前一直统治美国文
坛的文过饰非、美化现实的 “高雅”传统。他用质
朴的眼光坦诚地、直截了当地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种
种阴暗面 ,尤其表达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情绪。最终
获得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可 ,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文
学中的地位。一九四四年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给他颁
发了荣誉奖状。
德莱塞于一九四五年七月申请加入美国共产
党 ,同年十二月在加州的好莱坞逝世。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也
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一八九九年秋天 ,德莱塞在好友阿瑟·亨利的敦
促下 ,开始创作 《嘉莉妹妹》。小说的素材主要来
自他长期担任记者时对当时城市生活的了解和积
累 ,以及他 自己在芝加哥和纽约的生活经历和大量
阅读巴尔扎克、哈代、斯宾塞等人的作品所得的启
迪。童年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成员的苦难历程也是他
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 《嘉莉妹妹》一书中最重要
的一个情节是赫斯渥偷了酒店的钱 ,将嘉莉骗上火
车 ,开始了私奔的生活。这个情节的原型实际上是
德莱塞妹妹埃玛的生活经历。当年一家酒店的出纳
就曾经偷了店里的三千五百美元 ,带着埃玛私奔到
蒙特利尔 ,然后又辗转去了纽约。一九 〇〇年三月
德莱塞完成了 《嘉莉妹妹》的初稿。
一个世纪以来 ,《嘉莉妹妹》尽管受到某些非
议 ,但始终是读者爱不释手的一部名著。
裘 因
二 〇〇六年三月
注释
〔1〕 转引自 《德莱塞评论集》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