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上海检察机关公布2016年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pdfVIP

2017-08-15上海检察机关公布2016年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08-15上海检察机关公布2016年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上海检察机关公布 2016 年度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6 月 28 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 《2016 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同时公布 2016 年度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类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认识。 上海检察机关 2016 年度金融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目录 1、周某某等人集资诈骗案 2、袁某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3、金某某等人骗取贷款案 4、孙某某等人洗钱案 5、吴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6、林某某等人非法经营股指期货案 7、张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8、汪某某等人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案 9、林某保险诈骗案 10、沈某某等人保险诈骗案 1 / 10 01 周某某等人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2014 年 1 月,被告人刘某某、史某某、郭某某等人共同商量成立上海沪乾投资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沪乾公司”)并于同年 5 月正式开展 “P2P网上吸存业务”.同年7 月,被告人周某某任沪乾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先后与刘某某、史某某共同掌握资金,沪乾公司 实际并无运营资金和能力。 周某某、刘某某、史某某、郭某某、王某某明知公司无任何投资项目,仍授意他人或本 人参与制作假 “标”骗取群众投资;伪造转账凭证虚构群众投资的资金被用于该假 “标”; 虚构上海某塑胶有限公司为沪乾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在客户未投满 “标”时,由陶某某等人 负责用虚拟资金以 “马甲”账户买满假 “标”,且在公司资金链断裂后继续前述操作。 2015 年 2 月,被告人陈某任沪乾公司线下负责人,并先后聘用了多名线下业务员,通 过发放传单,打电话等形式,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众开展了高息 “线下投资理财业务”,周某 某等人则以伪造的某塑胶公司的担保合同骗取群众投资。 经审计,沪乾公司通过线下签订投资协议,吸收 29 名投资人投资款人民币 358 万余元 (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尚未偿还354 万余元。通过线上平台,吸收 154 名投资人投资款 28,62 万余元,尚未偿还8,97 万余元。上述资金实际被周某某、刘某某、史某某、郭某某 等人无抵押无息给他人、侵吞、暂支、支付前期投资群众的利息、公司运营等。 周某某、刘某某、郭某某、史某某、王某某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五 年不等,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至十万元不等。 检察官寄语: 近年来,P2P 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业态发展迅猛,但是在法律性质模糊、监 管措施缺位的情况下,行业发展鱼龙混杂,泥沙俱下,P2P 甚至成为犯罪分子非法集资的新 工具、新名目。本案就是这样一起典型案例,周某某等人在沪乾公司无运营资金、无生产经 营项目、无投资渠道的情况下,以P2P 网络借贷为幌子,采取假债权、假担保、 “马甲”买 标等方式募集资金,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为保证 P2P 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则,督促合 规经营,保护投资人利益。社会公众在投资新兴金融行业时,切忌只关注高额回报承诺,应 对所投行业性质、风险有充分了解后理性投资。 02 袁某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 2 / 10 2014 年 6 月,被告人袁某某明知自己身负巨额债务,仍利用他人身份注册成立圆信 (上 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圆信资产公司”),先后在本市虹口区黄浦路 99 号、 长宁区中山西路 1065 号、静安区南京西路 1168 号、苏州市环球 188广场租借场地成立黄浦 路分部、中山广场分部、中信泰富分部和苏州分部,并指使被告人陆某、张某、陈某等人组 织、联系被告人王某、李某某、卓某、贺某某、成某等人,以经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