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pptVIP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江南水乡 导入新课 南朝 江南的开发 一、知识目标: 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东汉 隋朝 西晋 魏 蜀 吴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1.全国政局特点: (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2.南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宋、齐、梁、陈 300多年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讲授新课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由于战乱(八王之乱和五胡南下)而遭到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地荒芜,一片残败的景象;而长江以南地区,却还保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 说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其主要意思吗? 1.南方地区的情况 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短缺、 沼泽遍地、榛莽丛生 二、人口的南迁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 这说明南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图片说明了什么? 2.南迁的原因 北方:政权林立、战乱频仍 逃避战乱 南方:相对于北方,社会比较安定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西 东 中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 4.人口南迁的意义 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有利于荒地的开垦。 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了南方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农工商的发展带来新生机。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经六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 、 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改 为粪肥精耕。实施稻麦 制。 多种经营、 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 的一种普遍风尚。 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 农业技术的进步 农产品商品化 1.农业 巴蜀 江汉 江浙 火耕水耨 农副 两熟 北方牛耕 牛 耕 南方牛耕 太湖今貌 荆江大堤 兴修水利 手工业 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家 渐成风气。 丝织业 缫丝养蚕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丝织业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冶铸业 纸 造纸业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 制瓷业 商业和海外贸易 1. 、 、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 港口城市。 2.六朝时, 贸易是一大特色,与 、 、 、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 十分活跃。南方与 、 、 的贸易 也通过海路来完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 时期。 广州 鄮县 海上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日本 大秦 天竺 波斯 六朝 商业和海外贸易 概 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贸 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 建康、京口、吴郡、余杭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兴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1)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经济区;(2)技术进步; (3)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 1.政权分立 2.江南六朝: 二、人口南迁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原因 线路 情况 作用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农 业: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