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增设硕士专业学位
新增设硕士专业学位
论 证 报 告
二〇一〇年一月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一、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2009年国庆节长假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深入社会,视察了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同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海南考察时也明确强调“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今天,国家领导人这些前所未有的举动和指示,突显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重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旅游业的地位一直在逐步提升。1986年,旅游业开始正式列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91年,国务院将旅游业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的重点;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国新近提出的扩大内需战略中,旅游消费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六大重点领域之一。
2008年以来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实行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我国所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需要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以舒缓和解决。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能也有赖于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去激活。无论是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还是相关的理论分析都表明,旅游业作为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产业,在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的规模将达到每年28亿人次;我国出境旅游的规模和入境旅游的规模都将达到1亿人次。三者合计约为30亿人次。届时旅游业可直接和间接地解决亿人的就业问题。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明显预示,旅游业的成功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然而我国旅游业管理队伍的现状很不乐观,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显然,在我国高校中设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二)“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就旅游接待人次而言,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而且,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还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为了继续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对此做出呼应,并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市)的发展目标。
早在20世纪90年代于加拿大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旅游教育工作会议上,来自全球各地旅游学界和业界与会者认同程度最高的一个方面便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创造经济竞争优势的根本基础,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和培训水平的竞争。对于我国旅游业来说,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现代经营意识和创新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情况是,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水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都明显短缺。现有队伍的质量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对人才的需要也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及旅游车船公司等部门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分别占其员工总数的20%、22.4%和12.2%;整个旅游业员工队伍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者为24.35%,具有高级职称者仅占2.2%;在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有旅游专业教育背景者仅占10%。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工作人员中,有高达81.7%的人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旅游专业教育。这些数据说明,面对众多的国际竞争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足以支撑建设旅游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意味着,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满足旅游业发展对具备胜任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旅游强国建设方面的当务之急。
(三)人才规格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需要
虽然旅游就业的“外观”表现为众多数量的一线服务工作,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具有挑战性的高层次职位。而且真正引领旅游业发展潮流的正是各旅游行业中这些高层次管理者。这些高层次管理职位的胜任者无疑需要具备相当层次的理论水准、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事实上,根据来自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如北京市旅游局)的反映,目前我国旅游实业界真正迫切需要的正是这些具备胜任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综从170到270不是奇迹,高考励志短文,看了很震撼。11.doc
- 文莱旅游注意事项.doc
- 文言文翻译中常见的错误.ppt
- 文言虚词-而.ppt
- 斜銷設計原理.ppt
- 断电密码不丢失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doc
- 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 昆明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ppt
- 断面仪使用说明书.doc
- 斯佳丽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的分析.doc
- 斯嘉丽约翰逊.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