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传媒教育思考.docVIP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传媒教育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传媒教育思考   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今天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传播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下,面对专业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平衡等现实问题,革新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模式是传媒教育发展的重点。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湖南省新闻教育的标杆和典范,在多年的传媒教育中不断创新、不断实践,课程设置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本期栏目组有幸采访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肖燕雄教授,肖教授在三十余载的新闻教学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传媒法制、新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感受该学院的办学理念及特色,聆听肖教授在教书育人及学术研究中的真知灼见。   肖燕雄,男,博士,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学科组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新华社“?t望智库”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结项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学卷》子栏目副主编,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湖南省新闻奖、湖南省高校系列及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湖南省广电节目监评专家。是湖南??大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创办人和负责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导师,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侧重于宪法权利和传媒法制方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传媒管理与经营方向带头人,湖南省资助建设专业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是湖南省内高校第一位获得新闻传播学科博士学位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出版著作6部,独立编著教材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小说和新闻作品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主持5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挑战杯二等奖1次,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曾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2次,获省级新闻作品奖、文学作品奖各1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4次,其中一等奖2次(1次排名第一、1 次排名第四),二、三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获湖南师大首届“三育人”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十佳青年教工”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肖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了解到,您教学生涯伊始就在新闻学领域教学钻研,三十余载的教授历程,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否谈谈您最初接触新闻学的感受?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从事新闻学教学的?   肖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采访。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当时,这家企业的文科大学生奇缺,厂办公室、宣传部、职工学校、子弟中学都需要人。我因为是学师范中文专业的,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所以选择去了职工学校电大教学部,做1985级新闻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兼任1985级图书档案班的汉语课程辅导教师。在电大班不需要上很多的课,多数时候只是辅导和答疑。但是,在看中央电大录相课和接触专业教材时,我慢慢地喜欢上了新闻学。记得当时最早看的是童兵老师的《新闻理论》和郑兴东老师的《新闻编辑学》教材,感觉这些书虽然没有文学专业的书那么有深度,但是,它们贴近现实,在实实在在地回答现实问题。这种 “实”,恰好与当时我所迷的“虚”(如诗歌、美学)形成互补。后来,通过带领学员们考察湖南日报社、华中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等,我对于新闻学的了解日渐加深。这样,1994年我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湖南师大中文系工作,面临再次选择时,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当时只有3 名正式教师、18个全日制本科生的新闻教研室。   记者:贵院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传媒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贵院的教学特色和先进经验?   肖教授:我们学院是2001年成立的,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改革开放后,湖南省内高校最早办新闻学专业的是湘潭大学。70年代末,全国著名高校支援湘大办新闻学,但是,80年代初,它们的新闻学专业就停办了。90年代以后,我们就成了湖南最早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了。我校1992年成功申报了新闻学专业,1993年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本科生。我院的新闻学专业是湖南省本科示范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在开办之初,我们对它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一是依托湖湘文化,夯实文史底蕴;二是紧跟传媒动向,服务湖南传媒。二十多年里,省内的《湖南日报》《体坛周报》、湖南卫视、中南传媒集团、《快乐老人报》等递次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它们既是学生服务的对象,也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