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华人庙宇探访
由本岛和63个岸外小岛组成的新加坡,总面积697.1平方公里,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是一个天然的良港,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地理位置。1819年英国人弗莱士开埠新加坡,此后大批华人从中国南下,把家乡尊奉的神明和风俗习惯也一起带到岛上,大大小小的庙宇从此落户,见证和记录了这块土地上华人族群的奋斗历程。庙宇神社,是神圣的宗教场所,也是民间的活动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亦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象征。因此,华人庙宇无疑是新加坡人文沉淀的印记之一。2009年农历新年期间,笔者远赴新加坡,在这个美丽的岛国上参观了大大小小的各色华人庙宇上百间,收获颇多。目前笔者手头尚无精确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这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城市岛国究竟有多少间华人庙宇,但可以肯定的是,对那些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庙宇,绝大部分华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来,而那些新的规模庞大的庙宇还在不断地崭露头角。当下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间庙宇也在不断地自我改造以适应社会变迁。就华人庙宇而言,改变不仅仅是外观,还有社会功能。早期的庙宇主要是乡民联络情谊、烧香膜拜、协助乡民排忧解难的地方;今天的庙宇还扮演了多元化的社会角色,包括施医赠药、救苦济贫、颁发奖助学金和度岁金、开办进修课程、举办节日文化活动、开设洗肾中心等等。下文即以庙宇的历史长久与否为划分标准,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庙宇,对新加坡的华人庙宇作一概观性的介绍。古老篇庙宇在新加坡华人社群中,特别是在早期的移民社群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并非只是纯粹宗教信仰和膜拜的场所,同时也有团结同乡、提供福利和丧葬服务等社会功能。还有许多庙宇和方言会馆组织结合,为其同乡提供方便。早期的福建会馆和海南会馆即是明显的例子。这些古老的华人庙宇从建立到演变,凝聚了南下先贤的血汗,折射了先贤们艰难开发新加坡的历史,是一部用石头和木头写就的华人奋斗史。如今很多的古庙都因其地|96|新加坡华人庙宇探访□陈碧缘特色和历史意义被政府列为古迹保留,开放给公众和游客参观。1.天福宫坐落在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1838年动工兴建,所有的费用由福建移民合力支付。这是一座正统的闽南宫观建筑,主要的建筑材料石头和木头从中国运去,主要的工匠从中国聘请,供奉的主神天后娘娘也是从福建湄洲岛的天后祖庙请去的。1860年福建会馆成立,会所设在天福宫内。在其成立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天福宫和福建会馆都是两位一体的。一百多年来,天福宫一直是新加坡最负盛名的华人古庙之一。1973年,天福宫被列为国家古迹保存。天福宫气势恢宏,设计精巧,结构简单,由三进院落和两旁回廊组成。天妃殿为内梁架结构,中间供奉“天后圣母”妈祖神像,右边供奉“保生大帝”神像,左边供奉“关帝”神像。正殿中央高悬“波靖南溟”,为清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三年所题。大殿内16根柱子为梭式圆柱,中间大两头小;正殿的斗拱全部采用八仙题材。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还融入了西方建筑风格:地砖和室内墙裙都采用了西洋先进的建筑材料花瓷砖。天福宫的木雕和石刻艺术也是多姿多彩的:天妃殿前的龙柱、天宫的门神金画、壁雕的青龙白虎等各具特色,无不衬托出天福宫的华丽和辉煌。2.粤海清庙现在人们见到的粤海清庙位于菲立街,是早年潮州人登陆新加坡后在1850年至1852年间兴建的庙宇。粤海清庙俗称“老爷宫”,因为潮州人习惯将神明称为“老爷”。该庙自从建立起就一直是当地潮州人的联络与活动中心,后归潮州人的福利机构义安公司管辖。据说早期南下的潮州人一上岸,往往先到粤海清庙集合甚至留宿庙中,经商的同乡要聘用员工可到庙中找“新客”面议。1996年,粤海清庙被列为受保护的国家古迹,成为新加坡重要的旅游景点。粤海清庙山门和围墙直临街道,中间是个宽敞的庭院,内由左右两间相连的祠庙组成,右为上帝宫,供奉玄天上帝,左是天后宫,供奉天后圣母。天后殿的上方共有七方匾额,其中“曙海祥云”为清光绪皇帝1898年所题赠。粤海清庙还有两个历史长达160多年的铜钟,是为一宝。最有特色的当属“剪粘”和“金漆木雕”。粤海清庙的屋顶、小阁甚至角落,全是小巧精细极富特色的人物雕塑,这就是“剪粘”,是一种中国南方常见的镶嵌工艺,即用铁线扎出骨架,敷上灰泥,塑成泥偶,再把从破碗中裁剪出来的彩色瓷片粘上去,装饰成泥偶的衣鞋等。庙内至今尚有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泥偶,人物表情和姿态都生动异常。“金漆木雕”也就是潮州木雕,经过上漆贴金后,显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粤海清庙主要有圆雕、浮雕和通雕。3.新加坡凤山寺(旧称水廊头凤山寺)清幽古雅的百年古庙凤山寺位于莫罕默苏丹路,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凤山|97|寺,为新加坡的南安人所创立,是早期南安移民的生活中心。新加坡凤山寺初建于1836年,1907年因殖民地政府征用土地而搬到现址建庙。凤山寺源自中国福建南安诗山,据说只要有南安人的地方就有凤山寺。1973年,南安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