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第七章 民事权利 教学重点: 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一节 民事权利的概念 一、关于权利概念的学说 1.客观说(耶林) 2.主观说(温特夏德) 3.法力说(梅克尔) 4.框架概念说(拉伦茨) 二、本书观点 适宜用框架性概念:权利的内容,为法律上的自由;权利的外形,为法律上之力。权利的目标,是服务于权利人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因而,权利就是服务于民事主体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人格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社员权(以民事权利的 内容为标准) 二、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根据权利的作 用) 三、绝对权与相对权(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义务人的范 围)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以相互关系为标准) 五、既得权与期待权(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已全部实现)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一、民事权利的行使(略) 二、民事权利的保护 (一)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自助行为 4.公力救济 (二)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 1.确认之诉。 2.给付之诉。 3.变更之诉。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一)自我保护:私力救济 1、正当防卫 案例一:不久前,河南省邓州市陶营乡吴岗村青年民兵吴海占深夜回家,发现一名盗贼正在偷盗自己的农用车,遂与盗贼撕打起来。盗贼用铁棍向吴打来,吴带伤夺过铁棍反击砸中窃贼,将其擒获。因为盗贼负伤,将其送往医院。令人 意外的是,不久,吴海占收到法院传票。原来,盗贼赖某盗窃未遂被砸伤后住院近一个月,花费5000余元,出院后,被确定为7级伤残。其亲属聘请律师,以吴海占“侵犯其生命健康权”为由,要求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此案经法院调查庭审作出判决:吴海占勇夺铁棍击伤盗贼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公共财产、他人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合法财产、人身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以排除和制止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无论造成什么损失包括致人死亡,因其行为具有合法性,因而不是侵权行为。正当防卫须同时具备五个条件:1.防卫人是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2.对方的侵害是非法的。3.非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是已中止)。4.防卫反击只能针对侵害者本人的人身或财产,不能转移到第三者。5.防卫反击不得超过排除侵害所必要的限度。    《民法通则》第128条明确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案例一,盗贼的偷窃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被发现后,盗贼用铁棍攻击民兵吴海占。吴夺过铁棍进行反击以制止侵害行为而伤了盗贼。因为吴的防卫目的是保护本人的人身及财产免受侵害,而对方的侵害是违法和正在进行的;同时吴海占的防卫反击也未超过必要限度;制止盗窃行为的同时,排除了窃贼欲对自己实施的人身伤害。所以属于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1990年5月5日,某市公交车司机孙某驾驶公共汽车在正常拐弯时,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李某驾驶一辆出租车违章迎面驶来,眼看一场惨重的车祸就要发生,孙某见状眼疾手快,急忙转动方向盘,往右一拐,驶入人行道,车祸是避免了,却把在人行道上行走的郭某撞伤。郭某经过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万元。事后,郭某找到市公交公司,要求赔偿医疗费以及其他各项损失共计5万元。公交公司则认为,损害是由李某违章驾驶一手造成的,责任在于李某。而李某则称,自己只是违反了交通法规, 应由交通法规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理,对郭某的损失不负责任。三方争执不下,郭某诉至法院。 [问题]1.什么是紧急避险?本案中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 2.本案的责任应如何承担? 分析 :1.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紧急危险、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实施的以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案中孙某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孙某驾车驶入人行道是在情况紧急、马上就要发生车祸的情势下,迫不得已而实施的,而且以撞伤郭某的较小损害来避免了一起两车相撞、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孙某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本案的责任应由出租车司机李某一人来承担。根据《民法通则》第129条的规定,人为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应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案李某是引起险情的人,当然应由李某来承担郭某的一切损失赔偿责任。 3、自助行为 含义:指权利人为保证自己权利的实现,在情事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给予求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