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之“于”的用法 . 优 翼 微 课 情境导入 成语积累 无动于衷 业精于勤 防患于未然 苛政猛于虎 哀莫大于心死 事实胜于雄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于 知识讲解 1.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说明行为 发生的时间 于=“在” 于=“到” 知识讲解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引出行为的 处所、环境 于=“在……” 于=“从……”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岳阳楼记》) 于=“到……” 知识讲解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引出行 为的对象 于=“给” 于=“向” 知识讲解 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 表示二者 相比较 于=“和” 知识讲解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表示比较 于=“比” 知识讲解 1.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引进动作的 范围、方面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在……方面” 于=“在……上” 知识讲解 “于是”: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口技》) 相当于 “于+此” 于=“在这时” 复合结构 知识讲解 “至于”: 先生坐!何至于此! (《唐雎不如使命》) 相当于“到” 复合结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连词,表示过渡。 实战演练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还于旧都 《出师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公输》 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满井游记》 在……中 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 在 从 到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给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 课堂小结 “于”字从语意上讲,大部分用作介词,既“表比较”“表被动”,又能说明谓语的时间、地点、方位等。其实“于”字本身并不能把种种关系区别开,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关系才能明确,这就提示我们要结合语境来判断。 ?? “于”字用法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2607159237@ youyicongshu100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 《愚公移山》备选课件2.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 《致蒋经国先生信》备选课件.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 孔乙己备选课件2.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 孔乙己备选课件1.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课件.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件01.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件02.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15课 民族团结的加强 课件01.ppt
- 历史八年级下册(YL)教学课件 第15课 民族团结的加强 课件02.ppt
-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文言文之之的用法.ppt
- 大兴区2015-2016上期末初三语文答案.doc
-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校对文言文阅读 之字用法.ppt
-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议论文开头的作用.pptx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doc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doc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doc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doc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
- 地理八下(人教版)导学案-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