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疾病   的临床基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脑血管科 苏镇培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是指一切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害, 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或脑血管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一或多处脑血管损害及伴或不伴由其导致的急慢、短暂或持久、局灶或弥漫脑结构和功能障碍的总称。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是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脑实质病变是脑血管损害的结果。 脑血管疾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       TIA:颈动脉系统         椎基动脉系统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脑卒中      高血压脑病 慢性脑血管病      脑动脉硬化症      脑血管痴呆                急性脑血管疾病 指由各种血管病因引起的急性局灶脑血液循环障碍, 故应包括TIA和脑卒中, 而不应视为与脑卒中、脑中风和脑血管意外等同的概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急性、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持续少于24小时。但最近多主张TIA的1小时概念:即TIA持续少于1小时,超过1小时者多为脑卒中。(故临床医生多不能发现相应体征,只能根据患者陈述作诊断。) 脑卒中(stroke) 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临床综合征或临床疾病类型。可定义为, 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急性、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持续超过24小时。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心源性栓塞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 以及临床上不能归入以上分类的脑梗塞。少数梗塞病灶内出现点状、片状或融合成大片出血, 称为出血性梗塞。 无症状脑梗塞:自相矛盾概念,silent直译是静默,无声,故可译为隐匿性脑梗塞。 急性脑梗塞是同意反复!不存在慢性脑梗塞。 动脉血栓性脑梗塞(1)(atherothrombotic infarction 直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梗塞) 定义:相当于旧分类的“脑血栓形成(thrombosis)”加“动脉—动脉栓塞(artery to artery embolism)”。 在颅内外大、中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动脉血栓与栓塞 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 心脏脱落的栓子把相当口径的脑血管堵塞, 而侧枝循环不能及时恢复有效供血, 将导致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其后血栓溶解或侧枝血流恢复, 由于梗塞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脑屏障开放, 可变为出血性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 “腔隙”(lacunar),原指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微梗塞灶。 腔隙性脑梗塞是专指由这些梗塞灶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的一种脑梗塞临床类型。 影像检查可显示最大直径小于1.5cm的小缺血灶或没有。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的概念:最早见于kannel等著的《冠心病形成的危险因素》(1961),是用以表示任何可测定并伴较高冠心病、中风等发作的因素。它是对人群中个人特征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做了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推论出来的。 危险因素 Kannel指出:危险因素仅以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证实的联系为根据, 因此这些因素可能是发病的直接病因;也可能是原有代谢异常的继发表现或疾病的早期症状。 危险因素 艾伦等也认为:“由于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机理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此简单地把它与致病因素等同的观点是不妥的。认识危险因素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病因及以后的有效治疗提出假设 。 ” 危险因素 可见,危险因素是流行病学概念。因为仅以流行病学的联系为根据, 所以不能确定为病因, 只为寻找病因提供线索和假设。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确定病因。 危险因素 可惜,危险因素概念提出后,就被一些权威文献接受,甚至压倒临床、病理巳十分明确的脑卒中病因论述。甚至把危险因素等同于病因,脑血管病多危险因素论变成了多病因论。 多病因论 “所谓的“多因子复合病因学说”,它不仅适合于传染性疾病,更适合于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多病因论的确立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符合当代医学发展潮流的产物。 多病因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各种致病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多病因论学说具有重要的医学实践意义。主要为两方面:①多病因论学说有利于病因学研究;②多病因论学说有利于有效开展某些疾病的预防工作。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论述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标准判断,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发病是多种危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