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月12~13日辽宁短时特大暴雨过程中两个MCC的
特征及其环境场分析
孙连强 高松影 李慧琳 庄丽敏 薛金艳
(辽宁省丹东气象台,丹东118000)
提 要
选取我国FY-2C气象卫星30min间隔的云图产品、T213数值分析产品、常规气象资料和地面
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运用卫星云图形态学分析和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2005年8月12~
13日辽宁短时特大暴雨过程中的两个MCC云团的特征、差异及其云场、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
关键词:MCC云图形态后向传播环境场
1 引言
造成短时特强暴雨的元凶,一般还伴随强雷电、龙卷风和冰雹,因此MCC能引起多种气象灾
产生了短时特大暴雨、短时大风和罕见的大范围强雷电天气,引起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强雷击
事件和风灾,造成19人死亡,34人失踪,重伤4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5.8万人,各种经济
损失累计达77.01亿元。
2 两个MCC的演变过程及其卫星云图形态分析
150
(命名为MCDA),长轴直径达350
对于对流层中层平均风而言,新生对流是生成在原有MCC的下风方向;冷温度中心一直保持
在云团中心;卷云罩呈辐散状;保持较快的移动,没有出现明显的准静止状态;以短时局地性大
暴雨、强雷暴、短时大风和短时龙卷风天气为主;生命史约为8h。
8月13日0时,辽宁北部生成一个B中尺度云团(图ld)并在30
B生成。此后的15个小时内,它一直向东南方向缓慢移动。FY一2C加密云图显示在它呈准静
· 】7】 ·
明显不同:最低TBB中心和最大TBB梯度在云团的西及西南部;云团向后传播,即相对于对
流层中层平均风而言,新生对流是生成在原有MCC的上风方向;卷云罩为锲型并向下风方向
延伸,锲型尖部朝向西南即新生单体的生成处;呈准静止状态的时间达6h;引起区域性的特
大暴雨和强雷电;生命史长达15个小时。
图l MCC—A和MCGB红外云图演变
图中(a)~(h)为不同时刻红外TBB场对应的灰度图序号,数字1~7为单个云团序号,各云团中心处
深灰色对应的亮温低于一80℃,其周围的亮白色对应的亮温低于一70C,每一灰阶之间对应的亮温
间隔大约为10℃
3 两个MCC的大尺度云场分析
3.1环境云场云系成员组成
8月12日14时的FY-2C红外云图和500hPa高度场叠加图(图2)上:副高和大陆高压对
应无云区;两者之间是由短波槽云系组成的水平波状高空槽云带,此云带由多层云系组成,主
色箭头所指处);孟加拉湾东北部到青藏高原东部是热带季风云涌;副高南部是发展强盛且偏
北的ITCZ云带;ITCZ上有热带风暴云系向西移动。
3.2云系成员的相互作用分析
中、低纬和热带地区的云场保持稳定的形势(图2)。热带辐合带云系发展强盛,上有热带
低压和台风云系活动;菲律宾附近的台风云系向北发展使副高黑色晴空区北移,后者的北缘在
辽东半岛至黄河中下游一线,整体呈倒“V”字形,大于20℃的TBB区宽广,说明副高很强且偏
北。高空槽云带在西风带弱冷高压和副高晴空区之间,其上的卷云羽向副高一侧呈反气旋性
弯曲表明高空有辐散流场;孟加拉季风云涌和不稳定暖湿气流沿高空槽云带前部东北上,促使
槽前有不同尺度的MCS云团生成和发展;华北的高空槽云系出现反气旋式的卷云羽,表明此
处高空形成辐散机制,此槽底部的晴空区已生成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A。
3.3 MCC云团影响辽宁的云场概念模式 ·
从云图形态学并结合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总结出有利于MCC云团影响辽宁地区的大尺
度云场概念模式(图3)。其云场有6个成员:ITCZ云带、副高晴空区、孟加拉热带季风云涌、
高空槽云带、MCS云团、西风带弱冷高压晴空区。这些云系成员通过动力和热力机制相互作
用,促使MCC云团形成且当500hPa短波槽底部经过辽宁中部同时副高晴空区边缘在山东半
· 172·
岛时,MCC主要影响辽宁中南部纬向带状区域;500hPa短波槽底部经过辽宁北部而副高晴
空区边缘在沈阳一锦州一线则MCC主要影响辽宁中北部纬向带状区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5.2《大学之道》课件(共39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椭圆标准方程导学案.doc VIP
- 单片机烟雾检测报警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发那科Line tracking-追踪说明.pdf VIP
- 眼组织解剖与生理.ppt VIP
- 发那科机器人Line Tracking(直线追踪)FANUC.pdf VIP
- 眼的组织解剖和生理-医学课件.ppt VIP
- 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时事政治+公安基础知识)题库.docx VIP
- 眼组织解剖生理.ppt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读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河南卷).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