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得税法讲座课件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林素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解读与归纳 讲 课 内 容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背景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动分析 第三节《企业所得税法》的条文解读 第四节《企业所得税法》的要点归纳 第五节《实施条例》的制定背景 第六节《实施条例》的变化分析 第七节《实施条例》的条文解读 第八节《实施条例》的要点归纳 第九节 企业的对策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背景 一、税制改革总体战略: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20条指出: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 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 严征管的原则, 稳步推进税收改革。 1、改革出口退税制度; 2、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3、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 4、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 5、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 6、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物业税; 7、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 8、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旧的企业所得税是区分内、外资企业, 分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 条例》 (1993年国务院颁布)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91年七届人大通过) 。 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纳税人认定、 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确定、优惠政策等方面 的差异,造成内、外资纳税人税负不公, 税收宏观调控不力,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差异较大,造成企业间税负不平、苦乐不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要求,不利于公平竞争。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区内注册、区外经营) 不能有效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与国际税收惯例不符,甚至造成企业组织形式的混乱和投资主体的扭曲。 (返程投资,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1/3来源于内资;部分外资企业优惠到期后“翻牌”注册新公司) 1、规范、透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按照WTO公平竞争原则,需要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 3、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引资结构、假外资、避税) 4、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统筹区域发展。 5、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我国2007年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社会产生的震动和影响将较小。 我国企业的整体效益有较大的提高。 我国近年税收增长保持了较好势头,在此情况下出台新税法,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企业所得税的改革成本。 与当前世界上以降低税率为主的税制改革趋势相一致。 2006年8月23日, 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2006年9月28日,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6年12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请全国人大审议; 2007年3月16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 (一)五个统一、两个过渡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并适当降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统一和规范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优惠体系) 统一并规范征管办法。 对部分特定区域实行过渡性优惠政策, 对享受法定税收优惠的老企业实行过渡措施。 六、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变化(2) (二)从税法体例上看: 具体条款更加全面和详尽 由原20条(暂行条例)、30条(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8章60条(新税法) 分章明确税法的规定 实行分章归类设条,法律结构更加规范化,内容更加充实,更具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动分析 1、法位之变 2、结构之变 3、纳税人之变(第1-2条) 4、税率之变(第4条) 5、应纳税所得额概念之变(第5条) 6、收入构成之变(第6条) 7、税前扣除项目之变 8、税前不可扣除项目之变(第10条) 9、资产处理之变(第16条) 10、公益性捐赠之变(第9条) 11、计算依据之变(第3章第22-24条) 12、税收优惠政策之变(第25-36条) 13、税收优惠权之变(第29,35条) 14、纳税调整之变(第41-48条) 15、征管之变(第49-56条)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纳税所得的确定 第三节《企业所得税法》的条文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63号) (2007年3月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入木三分 课件 成语故事.pptx VIP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汽车变速器齿轮激光焊缝组织及焊接性能研究 A Study on Laser Seam Structure and Welding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Gear.pdf VIP
- 生物安全记录表(2025版).pdf
- 6宫格数独综合练习题(初级、中级、高级各27套).pdf VIP
- RAL劳尔色卡国际色卡CMYK颜色对照表.pdf VIP
- 行政组织理论00319复习资料.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计算机音乐(北京邮电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精校版)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中三年历史知识点).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