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docVIP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 王宏丽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月经过少患者33例,采用中医药周期疗法,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10例痊愈,占比为:3030%,10例显效,13例显效,显效率为:3939%,5例有效,有效率1515%,5例无效,无效率1515%,临床总有效率为848%。结论: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月经过少;中医药周期疗法;肝肾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54-01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面临结婚生子、工作等的压力,常常导致女性内分泌平衡被打乱,长期处于该种状态,易导致女性月经过少,严重者可发展为闭经,未育者影响其生育能力,已育者影响生活质量[1]。中医认为月经过少主要是血行不畅、肝气郁滞所致。故临床重视从肝论治,另外调经不离肾,采用补肾疏肝养血并调理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疗效甚佳。现将近两年搜集的33例月经过少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3]。中医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不足2d,经量亦少于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12排除标准:全部病例均排除早孕、激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结核、宫腔粘连,以及卵巢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月经过少。   13病例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科门诊33例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316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零一个月,平均17年,其中未婚者6人,有流产史者25人,宫内节育器者14人,经前乳胀烦躁者30人。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拟定:   痊愈:经量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   显效:经量基本正常,其它症状减轻;   有效:经量明显增多,其它症状减轻;   无效:经量无改善。   2治疗方法   将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1~7d),经后期(7~14d),排卵期(14~21d),经前期(21~28d)四期。月经期治以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为主(处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炙灵脂米、乌药、枳壳各10g,赤芍、生地、生蒲黄、怀牛膝、丹参、鸡血藤、坤草各15g。 七副)经后期治以补肾阴疏肝气(处方:柴胡、当归、枸杞子、熟地、山茱萸、香附各10g,沙参、麦冬、白芍、生地、女贞子、旱莲草、黄精、制首乌各15g),排卵期治以补肾阳疏肝气,[柴胡、当归、香附、郁金、巴戟、淫羊藿各10g,白芍、生地、赤芍、杜仲、寄生、熟地各15g,菟丝子、月季花各20g,鹿角霜10g*2(冲服)],经前期治以疏肝滋肝(处方:柴胡、当归、栀子、丹皮、郁金、桃仁各10g,白芍、茯苓、白术、月季花、合欢花、柏子仁、牛膝各15g,浮小麦、炒枣仁各30g,甘草6g),腰膝酸软加炒杜仲、川断,面色萎黄、乏力者酌情加党参10g、黄芪20g,心悸失眠加炒枣仁30g、夜交藤15g,酌情加煅龙骨牡蛎各30g,汗出多加浮小麦30g,随证加减。水煎服,150ml,1副/日。连服3个月,第一次与第四次月经量比较,使用同一款小护士卫生巾,验证结果。   3结果   痊愈者10例,显效者13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5例,有效率使848%。   4体会   选择月经病的最佳治疗时期,可避免漫无边际的用药[4],1983年孙宁铨提出“中医月经周期”理论,著名中医学家庞泮池也利用中医周期治疗月经失调[5],夏桂成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月经周期的生理、病理特点,中医周期治疗的治则治法[6],后人多次证实并使用此理论[7],导师也十分认同此理论,认为是中医与西医结合之处,互相渗透,互相为用,临床效果突出。《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因此以肾为本临床对于调理月经很重要。《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女子以肝为先天”,因肝藏血,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调节。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8]-[10],补肾中药对卵巢的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来实现的。其不仅对卵巢直接起作用,还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在补肾的基础上适量加用活血药,又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卵集血液量,激发成熟的卵泡排卵及促进黄体发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