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效方结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中药效方结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效方结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效方结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401320 中医学称本病为“不寐”,“不得眠”,“无眠”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13年l0月至2014年12月应用针刺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该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患者,均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诊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5岁~67岁,平均(44.98_+13.02)岁;病程14天~3年,平均(4.05_+1.32)个月;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郁化火型11例、痰热内扰型9例、阴虚炎旺型7例、心脾两虚型14例、心虚胆怯型9例;伴有高血压者10例,神经衰弱13例,更年期综合征12、焦虑症9例,其它6例。分类轻度21例、中度23例、重度6例。对照组中年龄16岁~70岁,平均(46.29_+12.28)岁;病程l1 d~3年2个月,平均(4.69_+1.19)个月;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郁化炎型11例、痰热内扰型9例、阴虚炎旺型9例、心脾两虚型15例、心虚胆怯型6例;伴有高血压者11例,神经衰弱15例,更年期综合征9、焦虑症8例,其它7例。分类轻度23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iddot;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诊断依据”中规定的标准作为本项目的疗效标准。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③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证候分类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iddot;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证候分类”中规定的标准作为本项目的证候标准。①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②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③阴虚火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④心脾两虚: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⑤心虚胆怯: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舌淡,苔薄,脉弦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15—70岁的门诊及住院患者;③治疗期间内未使用过治疗失眠症的中西药物。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脑、肝、肾病等影响安全性判断者;②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或资料不全者。③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引起的睡眠障碍。④酗酒和(或)精神药物滥用和依赖所致失眠者;⑤妊娠、哺乳期妇女或近期有生育计划者;⑥过敏体质及对本药成分过敏者;⑦有自发出血倾向。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安神利眠汤药物组成:太子参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 30g,麦冬30g,枣仁 20g,合欢皮10g,白术15、茯神 15g,栀子15g,五味子 15g,远志 15g,丹参 20g、甘草6克 临床加减:心脾两虚者加龙眼肉;15g,黄芪10g等;阴虚火旺者去太子参、白术加元参 10g、生地10g、黄连 8g;痰热扰心加胆星、黄连、枳实、竹茹 各10g;肝郁气滞者去白术加柴胡 20g、牡丹皮 10g;心肾不交加黄连、肉桂;胆气虚怯加白芍、远志、菖蒲;肝胆郁热加黄芩、栀子、龙胆草。 药物煎煮方法。用水煎,分 3 次温服,每次 100~150ml。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针刺穴位组成:四神聪、神庭、安眠、神门、三阴交。耳穴神门、耳穴心、耳穴交感。针刺方法:头部穴用毫针向前刺入5分深,安眠直刺1寸,神门直刺5分,三阴交直刺1寸。百会与神庭、安眠、三阴交使用电针法,使用疏密波型,加电20分钟。余穴用常规针刺法。每天治疗一次,10次为1疗程。 对照组:单纯使用宁神利眠汤,用水煎,分 3 次温服,每次 100~150ml。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两组均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iddot;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中规定的标准作为本项目的疗效标准。①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②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③未愈:症状无改变。 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lt;O.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