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原发性右心房脂肪瘤一例
严斐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中图分类号】R7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82-02
1 病例摘要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30年,左侧甲状腺肿块2年入院. 患者于30年前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无压痛、吞咽困难、心慌、发热等不适,定期随诊复查,未见明显异常.两年前复查时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增大,并新发左侧甲状腺肿块.为求进一步检查遂来我院,门诊以“双侧甲状腺肿块性质待查”收甲乳肿瘤外科.入院查体:体温36.2deg;C,脉搏79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7/66mmHg.神清,精神尚可.左右两侧甲状腺上可触及肿块,质软,无压痛,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大小分别为2.0cm?2.0cm 和3.0cm?2.0cm.心率79次/分,律齐,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测定:糖类抗原125提示:47.8U/mL;甲状腺功能全套提示:游离三碘甲状腺素(T3)6.9pmol/L,促甲状腺激素(TPO)0.2uIU/mL,余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房扩大,右房内可见一大小为40mm?35mm 强回声光团,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瘤体随心脏舒缩活动而运动不明显,舒张期轻微移向三尖瓣,未堵塞三尖瓣口;左房上下径37mm;EF70%; 彩色多普勒见二尖瓣口收缩期少许反流信号,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62cm/s,A 峰55cm/s;三尖瓣收缩期右房内血流经瘤体周进入右室;瘤体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Em6.3cm/s,Am7.8cm/s;心脏超声诊断:1.右房内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2.双心房扩大;3.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头颈及胸部CT平扫提示:甲状腺肿块(甲状腺癌可能性大,建议CT 增强);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右心房占位(脂肪瘤? 建议进一步检查).经胸外科会诊后转入胸外科继续治疗.行增强CT检查提示:甲状腺肿块(甲状腺癌不排除);右心房脂肪瘤可能.肿瘤科、麻醉科及胸外科会诊后建议同时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心房肿瘤切除术.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全切及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标本送快速病检回报为良性病变. 做胸骨正中切口,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肿瘤切除术.暴露心脏,经右心
房做一长为6.0cm 横切口,探查见右心房内大小约3.0cm?4.0cm 淡黄色瘤样肿块,有包膜,连于心内膜上,手术切除肿块后送病检.手术顺利,安返病房. 观察数日,患者未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治愈出院.术后病检提示:右心房脂肪瘤.讨 论原发性心脏肿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据Rivera-Davila报道在尸检结果中,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肿瘤发病率的0.001% -0.003%,其中约75%是良性肿瘤,25%为恶性[1,2].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中大部分是黏液瘤, 仅有约8.4%是脂肪瘤[3].Alert在1856年首次发现心脏脂肪瘤,到1995年全
世界范围内约有60例关于心脏脂肪瘤的报道[3].因此心脏脂肪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疾病. 原发性心脏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纤维细胞等组成,可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通常发生右心房、右心室和间隔部位,大小从1cm 到15cm 不等, 约50%的心脏脂肪瘤起源于心内膜下,25%起源于心包膜,还有约25%起源于心肌[3,4].心脏脂肪瘤主要分为孤立性脂肪瘤和浸润性脂肪瘤两类.孤立性脂肪瘤单发,界限清楚,有完整的包膜,借蒂与心脏相连.浸润性脂肪瘤也称为脂肪瘤样浸润,呈弥漫性生长,无包膜,边界不清晰,可多发并分隔心肌组织,由于瘤体并无脂肪母细胞及非典型脂肪细胞,且生长缓慢,因此仍将浸润
性脂肪瘤归于良性肿瘤[5]. 心脏脂肪瘤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脂肪瘤发生的部位及肿瘤本身的大小[6], 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通常生长在心外膜的脂肪瘤可因压迫胸腔大血管、纵膈等周围组织出现相应压迫症状;生长在右心腔内及房间隔的脂肪瘤则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TurkogluH 及其同事[7]报道一例24岁女性患者,因反复心慌不适入院,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高代谢性疾病及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发现心脏室间隔左室侧一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切除后患者心慌症状缓解,病检提示为心脏脂肪瘤.DanLi等人[3]也报道过一例发生在室间隔的脂肪瘤,患者则表现为长期劳累后胸闷、气短及逐渐加重的乏力、呼吸困难.
本例病例中的患者是因双侧甲状腺肿块入院,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右心房内占位性病变,既往并无心慌、胸闷、乏力的等心血管相关症状.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心脏脂肪瘤的
文档评论(0)